科学大跃进的惨痛代价:1位患者死亡,10年行业停滞

2016-08-08 佚名 菠萝因子

上个礼拜,“全球首个“基因魔剪”人体试验将在中国进行”的新闻掀起渲染大波。很多专业人士担心由于团队对这项名叫“CRISPR"的技术研究不足,贸然上人体试验风险太高,有点“科学大跃进”。 坦白地说,我对这个试验也是担心远多于兴奋。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不足的时候,贸然把项目推上临床试验,一旦不小心,牺牲的不只是自己项目,还可能会葬送整个本来有希望的领域。 1999年,“基

上个礼拜,“全球首个“基因魔剪”人体试验将在中国进行”的新闻掀起渲染大波。很多专业人士担心由于团队对这项名叫“CRISPR"的技术研究不足,贸然上人体试验风险太高,有点“科学大跃进”。

坦白地说,我对这个试验也是担心远多于兴奋。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不足的时候,贸然把项目推上临床试验,一旦不小心,牺牲的不只是自己项目,还可能会葬送整个本来有希望的领域。

1999年,“基因治疗”领域贸然前进,结果出现惨剧,导致整个行业被打入冷宫长达10余年。

以史为镜,今天就讲讲这个故事。

最有名的罕见病

罕见病已知的有7000多种,哪种最有名?

成骨不全症(玻璃娃娃)?不能吃水果的“果糖不耐受”?广西广东特别多的地中海贫血?

最有名的罕见病,当属“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陷症”,中文名字很拗口,但英文缩写简单,是OTC。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基因对于人体分解蛋白质至关重要。OTC病人由于这个基因突变,无法正常代谢蛋白质,所以(几乎)不能吃肉,或者任何高蛋白食物。对这些人来说,肉,蛋,奶都是毒药。

OTC是极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中国一年大概也就几百个新生儿患者。但这个病很严重,患儿中50%活不过1个月,25%活不过5岁,另外25%症状较轻,能活到成年,但有两个苛刻的前提条件:1)终身使用药物。2)长期低蛋白质饮食。

对OTC病人来说,吃素,不只是为了健康,更是为了生命。

OTC和基因治疗

既然OTC病人很少,为啥说OTC是最有名的罕见病?

因为一位OTC病人改变了历史。

1999年,Jesse Gelsinger,美国一位18岁的OTC患者,接受基因治疗后意外死亡。这直接浇灭了基因治疗的第一波浪潮,阻止了基因治疗的临床进展整整10年,直到现在,还深远地影响着基因治疗产业的发展。

(Jesse Gelsinger)

上世纪90年代,人类对基因和遗传病的认识有了飞跃。“基因治疗”概念大热,有点像现在的“免疫疗法”,不管懂不懂,所有人都在谈,所有人都想做。

基因治疗的逻辑很简单,罕见病人缺什么基因,我们就人为加进去什么基因,那应该就搞定,治愈了!用金星的话说:“完!美!”

回头看,当时真是图样图森破(Too Young,Too Simple),其实科学和技术都没有到位。

但无知者无畏,加之受到各种诱惑,1999年,在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博士领导下,美国宾州大学团队开始了一个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目标就是把OTC病人缺失的“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放入无害的病毒中,再用病毒去感染病人的肝细胞。理论上,病毒就可以在病人体内繁殖,并表达患者缺失的基因。患者就可以由此顺利代谢蛋白质,天天鱼翅熊掌,夜夜烤串麻小。

Jesse Gelsinger是第二个参与这个临床试验的人。

他其实是OTC里面比较轻的一类,因此能靠药物和低蛋白饮食活到了成年。但谁不想偶尔尝尝牛排和蛋糕的味道呢?所以,他和父母还是决定于1999年9月13日接受了这个基因治疗。

结果意外发生了:病毒进入他体内后,引起了从未预见到的强烈免疫反应,4天后,他多个器官衰竭,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位公开的由于尝试基因治疗而去世的病人。

他的死亡激起轩然大波,FDA迅速叫停了所有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火爆的概念,瞬间进入寒冬。在未来的10年,主打基因治疗的公司纷纷倒闭。詹姆斯.沃森博士也一下子从明星科学家沦落为罪人。

这和最近中国的魏则西事件何其相似。

这个事件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1:科学“大跃进”很危险。虽然1999年基因治疗概念大热,但实际上基础科学研究还是不足的,对于人体对基因治疗可能的免疫反应没有概念。贸然上临床,导致了这次惨痛的失败。沃森博士2009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如果他1999年知道10年后的知识,那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做这个试验的。现在的“免疫疗法”,“基因编辑”都非常火爆,很多公司一窝蜂上,但如果没有科学基础,只靠炒作概念,结果肯定是一颗耗子屎,坏了一锅汤。

2:毒副作用,而不是疗效,才是药物最重要的特性。是药三分毒,但生活中大家通常只关注疗效,而忽视了毒副作用,有多少人买药的时候会看说明书的副作用那一项?不止西药如此,中药,保健品也是一样,即使纯天然,都一定有某些毒副作用的。最近中国食药监总局专门发出警告,很多冬虫夏草产品里砷严重超标。砷是致癌物质,并具有神经系统毒性、心血管系统毒性、呼吸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如果你吃的补品让你睡眠更好,但同时可能瘫痪,或者得癌症,你还会吃么?但商家广告可从不告诉你这些。

沃森博士最近接受采访时说起这件事的教训,说:“科学家必须要有耐心,要保持谦卑。生物体很复杂,临床试验必须一步一步来做。不能因为金钱诱惑,或者其它野心而急于求成。如果不心存敬畏,会变得自大,那么你就注定会犯错误!”

承认失败,继续前行

科学研究,不怕失败,怕的是死也不承认失败。

OTC病人基因治疗的失败,虽然浇熄了热潮,但并没有阻止科学的进步。在Jesse去世后的10多年间,科学研究没有停止,科学家对基因治疗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开发出了更安全的系统。从2013年开始,基因治疗又开始升温,Bluebird,Spark等注重基因治疗公司又受到社会和资本界的密切关注。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一些公司,比如Dimension,又开始做新一代OTC基因疗法了。而詹姆斯.沃森博士,也开发了新的基因治疗技术,有了新的公司,他依然对使用基因疗法治愈罕见病患者充满期待。

祝福这些踩着荆棘前行的人,也祝福所有的罕见病患者。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6-08-12 wxsession2f30e1ea

    作者在表述方面有失偏颇!魏则西事件风马牛不相及!科学是严谨的!如果因为付出一些代价,谁都不愿意去创新!那就是伪科学!

    0

  2. 2016-08-09 WEIXIN64841a1d

    SB作者偷换概念,梅斯现在就这水平?

    0

  3. 2016-08-09 WEIXIN64841a1d

    跟魏则西根本两回事,作者知道魏则西事件不?

    0

  4. 2016-08-09 1dee4eb1m15(暂无匿称)

    将来会成功

    0

相关资讯

精华:几个有意思&有意义的科学资源

当你想学点东西的时候(不管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还是仅仅想确认一些奇怪的历史事件),如果只能去真正的图书馆里面寻找,或者需要花钱才能看到的话,将会是很纠结的事情。 幸运的是,资料所有者们发现如果将这些学习资源大众开放(一般是免费)的话,将会是双赢的局面。否则,很多时候人们会选择通过一些"不合法"的方式获取这些资源。知识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切,我们想学习,又有谁能责怪我们呢? 你也许还没有到那种"关掉

带你参观历史上10位科学天才们工作的地方

据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桌子凌乱是大脑凌乱的象征,那么空荡荡的桌子又意味着什么呢?"也许这仅仅是一句俏皮话,可能是爱因斯坦在被评价说不会整理桌子时做出的回应。但事实上我们整理工作室的方式的确能够反映很多问题。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工资高的人都不太爱整理桌子。2013年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桌子混乱标志着创造力与探索精神,而桌子整洁则表明恪守常规,不太爱冒风险。当然,这方面的研究

科学家开发出与人骨成分相似的可3D打印材料

大约在20年前,Bob Pilliar教授开始寻找合成骨的替代材料。一度,塑料、金属和陶瓷都曾经被认为是可用于关节置换的最新和最好的材料,但是它们对患者的疼痛缓解和活动能力的恢复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这些材料不能持久。Pilliar被称为加拿大的陶瓷材料之父。 如今,通过与另外两位研究者携手,已经成为多伦多大学牙医学院、生物材料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教授的Pilliar找到了可以用来制造未来植入

詹启敏院士:中国科技发展与精准医学

导语:首届亚太血管学术联盟深圳会议暨第三届深港澳血管论坛会议于2016年6月23-24日在深圳罗湖举行。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院士就“精准医疗”给予了最新的解读。 24日上午,大会主席詹启敏院士作了“中国科技发展与精准医学”的精彩演说。梅斯医学作为媒体合作单位,发来现场报告。 詹启敏院士“健康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4年12月习近平在调研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时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

美图:11张惊艳美图里的生命科学与艺术

在过去的3年里,麻省理工学院科赫研究所(Koch Institute, KI)每年都会举办KI图像展,年度获奖者的图片将在《Cell》上展示。这个奖项本着认知和传播的精神,通过生命科学研究中产生的非凡影像,将生命科学艺术和美妙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C.E. B. Reas, Ben Fry 比如这幅,抽象中还带有一些中国水墨画的感觉,其实是细胞信号的图。细胞行为受网络

大嘴巴川普发表的那些“反科学”言论

不出意外的话,到今年年底为止,新一任的美国总统将会在希拉里·克林顿或唐纳德·特朗普中产生。老实讲,认为"川普会成为美国最有权力的人"这种想法是十分可怕的。虽然其中原因有很多,不过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川普这个荒唐的政客还具有另外一面:对科学的不尊重。让我们回顾一下他都发表过怎样的蔑视科学的言论吧:气候变化几十年前,川普所在的共和党还是十分崇尚科学的。然而,由于化石能源工业的相关利益,这个政党快速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