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全国外科内镜多中心团队在ERCP球囊扩张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04-17 不详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本研究创新性的将ESBD球囊扩张时间分为0秒、30秒、60秒、180秒和300秒共5组,前瞻性纳入了15家中心在2015年至2017年间1920例胆管结石患者。结果显示,30秒钟球囊扩张不仅具有同等的取石成功率,且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最低;而球囊直径小更容易增加ERCP术后胰腺炎,这为中国胆总管结石患者的ERCP最佳球囊扩张时间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同时,该研究还首次定义了ERCP术后胰腺炎危险

2019年4月16日,由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长李汛教授牵头,联合我国15家外科ERCP单位实施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Optimal dilation time for combined small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and balloon dilation f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 multicentre, single-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以fast-track论着全文在线发表于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gy《柳叶刀·肠肝病学》。

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and balloon dilatation, ESBD)是目前ERCP处理十二指肠乳头的常用术式,可增加取石成功率并最大限度的保护Oddi括约肌的功能,但最佳球囊扩张时间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ClinicalTrials.gov ID: NCT02510495)针对ESBD球囊扩张的最佳时间进行了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参与研究的15家单位均为我国知名的外科ERCP中心,包括: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浙江大学树兰(杭州)医院。

本研究创新性的将ESBD球囊扩张时间分为0秒、30秒、60秒、180秒和300秒共5组,前瞻性纳入了15家中心在2015年至2017年间1920例胆管结石患者。结果显示,30秒钟球囊扩张不仅具有同等的取石成功率,且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最低;而球囊直径小更容易增加ERCP术后胰腺炎,这为中国胆总管结石患者的ERCP最佳球囊扩张时间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同时,该研究还首次定义了ERCP术后胰腺炎危险因素的中国年轻女性年龄(≤45岁)。

原始出处:

作者:不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Lancet:西京医院团队发现吲哚美辛栓剂应作为ERCP术前常规用药

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人群,直肠予以吲哚美辛可减少胰腺炎发生风险,不过是应该在ERCP之前对所有患者予以吲哚美辛,还是之后对高危人群予以吲哚美辛呢?该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国的6个中心进行。在2013-12-15到2015-9-21共有2600名患者参与研究,按1:1随机分为ERCP前所有人使用吲哚美辛(n=1297,ERCP前30分钟内直肠予以100mg吲哚美辛)和ERC

西京医院郭学刚、潘阳林团队临床研究成果被 Lancet(《柳叶刀》)接收发表

4月28日,从The Lancet(柳叶刀,影响因子45.217)编辑部传来喜报,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西京医院郭学刚教授、潘阳林副教授领衔完成的吲哚美辛栓剂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最新成果,在全球顶级综合医学期刊The Lancet正式在线发表。这是我国消化内镜领域第一篇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的学术论文。1粒5毛钱的ERCP术前用药,就把可能需要花费几千甚至几

2016国际共识建议——困难胆道入路发布

ERCP是内镜胆道治疗的标准程序,置管困难增加了ERCP术后的不良事件,尤其是ERCP术后胰腺炎和穿孔。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困难胆道入路提供循证框架。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2016 ASGE指南:ERCP相关不良事件

2016年8月,美国胃肠内镜学会(ASGE)发布了ERCP相关不良事件指南。

经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感染及防控策略现状

目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临床处理胆膜疾病的重要手段,如今诊断性ERCP已逐步发展为治疗性ERCP。ERCP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侵入性操作,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并不罕见,胆道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2015年美国特大耐药大肠杆菌爆发感染事件更将十二指肠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提升到

BMC Gastroenterology: ERCP术后发生胆囊炎危险因素分析

ERCP术后发生胆囊炎(PEC)的危险因素目前还没得到公认。因此,本研究试图证实PEC的潜在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