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有理!Nature:何时发生首次性行为、何时成为父母,早就写在基因里!
2021-12-25 梅斯医学 MedSci原创
所以下次面对催婚,也许可以云淡风轻来一句:冥冥中自有基因注定,时机未到。
每年春节亲戚聚会,汪乙己一到场,所有长辈便都看着他笑,有的问到,“汪乙己,今年又找不着对象啦!”汪乙己笑笑,打算找个位置坐下。
他们又嚷道:“汪乙己,都快奔四了,还找不到女朋友,是准备打一辈子光棍么!老汪家要绝后啦!”汪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条条青筋绽出,争辩道:“一时的单身不等于一辈子单身……单身!……读书人的事,能算单身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投身科研”,什么“报效祖国”之类的,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客厅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眼看着年关将至,尽管今年他依旧没有对象,但他看了看手中的文献,决意拿起知识的武器,捍卫大龄单身读书人的尊严,势必要与催婚封建势力斗争到底!
在返乡之前,汪乙己又特意将这篇珍藏的文献细细品读一番,并希望同各位单身的有识之士分享。
没错,这篇文献就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领衔的研究团队在今年联合发表于Nature human behaviour的一项研究,揭示了遗传对人类首次性行为年龄及首次生育年龄的影响,并将这些关键基因与外在的行为联系起来。
在这项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总共纳入了387,338份首次性行为年龄调查样本(男性182,791名,女性214,547名),以及542,901份首次生育年龄调查样本(男性124,088名,女性418,758名),找到了37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组水平上单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与“初夜”年龄相关的有282个位点,与“初次为人父母”年龄相关的有89个位点。
利用这些位点,研究人员设计了一套多基因评分(polygenic scores, PGSs),评分越高,“初夜”年龄和“初次为人父、为人母”的年龄则越大。
那些首次性行为年龄PGSs高居前5%的人,在19岁前偷吃禁果的可能性大大减少,而首次生育年龄PGSs高居前5%的人,在各年龄段生育概率普遍较低,直到27岁以后,才稍微提高,但是在人群中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首次性行为/首次生育年龄PGSs每增加/减少一个标准差,意味着首次性行为年龄推迟/提前7.3个月,首次生育年龄推迟/提前6.3个月。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这371个SNP位点与一些外在的表现,包括生殖表现(如初潮年龄、性伴侣数量)、不孕症表现(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行为表现(受教育程度、风险承受能力)、精神疾病(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抑郁症)、物质滥用表现(吸烟开始年限、吸食大麻)等具有遗传相关性。
在这些与首次性行为/首次生育年龄相关的基因中,一些作用比较显著的基因,在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CGA与促卵泡激素有关,KLF17与生殖细胞发育有关,ESR1, SUMO1等与胎盘生长有关,CCR1与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CXCR6与自发流产有关。
具体表现为初潮年龄、变声年龄推迟,首次性行为年龄就越晚;性伴侣的数量越多,首次生育年龄提前的可能性就越大;女性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越大,首次生育年龄延后的可能就越大。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遗传位点,包括GTF2I,TOP2B, E2F1, NCAM1, SLC44A1等,与受教育程度、精神疾病、冒险行为相关。
受教育年限越长,越倾向于推迟首次性行为和首次生育年龄。
具有多动症、重度抑郁倾向的人,越有可能比同龄人更早发生首次性行为和怀孕生子。
越早年龄开始抽烟喝酒、甚至吸食大麻,与青春期性行为以及怀孕相关。
孤独的人,发生首次性行为和生育的年龄会更晚,也许这就是越孤独越注孤生吧,所以宅在家是注定找不到对象的(doge)。
图注:与首次性行为/首次生育年龄具有遗传相关性的一些生殖、行为、心理、物质滥用、性格等特征。
研究了与首次性行为/首次生育年龄相关的基因与外在表现的联系之后,研究人员试图寻找首次性行为和首次生育年龄的延后对健康的影响。
根据衰老领域著名的一次性体细胞理论(the disposable soma theory)——当个体投入于生殖行为的资源越多,那么用于维护体细胞健康的资源则越少。以往的一些研究显示,妇女生育子女个数越多,寿命越短,而90岁高龄的女性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首次生育年龄比同龄人晚。
利用PGSs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PGSs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各年龄段的死亡率下降2%-4%,提示首次性行为/首次生育年龄的适当推迟,有助于晚年长寿。同时,推迟生育年龄也与更低的II型糖尿病、冠心病风险有关。
总结图示
最后,研究人员回顾了上世纪40年代以来首次性行为年龄和首次生育年龄的变化,可以明显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人类首次生育年龄不断推后,同时首次性行为和首次生育年龄在逐渐“解耦联”——
在40年代以前如果一个人很早就知晓人事,那么他英年早婚早育的可能性就很高,但在现代社会,得益于避孕套的普及,人们拥有对生育有了更多掌握权,性行为和生育的关系被减弱。
图注:各年龄层人群首次生育年龄和首次性行为年龄分布
图注:各年龄层人群首次性行为年龄与首次生育年龄关联系数
由此可见,推迟生育年龄,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科技发展使得人类终于可以更加从容选择生育的时机,而遗传很有可能就是人类意识背后的操盘手,影响了我们自哪一瞬间考虑开始繁衍后代。
所以下次面对催婚,也许可以云淡风轻来一句:冥冥中自有基因注定,时机未到。
后续:
汪乙己在饭桌上谈论起遗传与单身的关系,食色性也,不食色亦是人之性也,他只不过恰好是那一撮遗传到晚婚晚育基因的人罢了……
这回连汪父都听不下去了,抄起扫把,打得汪乙己满地跑:呔,我老汪家世世代代英年早婚,怎么会生出你这个孽子!
汪乙己挨打间隙不忘回话:到我这基因变异了!
众亲戚又都哄笑起来:客厅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参考文献:
撰文 | 四五七
编辑 | Swagpp
作者:梅斯医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Nat#
69
哈哈哈哈哈哈#学习#
85
#性行为#
74
#单身#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