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 Targets Ther:研究揭示与乳头状肾细胞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机制

2017-09-04 MedSci MedSci原创

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是肾细胞癌的第二个常见的亚型,其治疗和预后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和分子标志物。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可以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来竞争microRNAs(miRNAs),在人类肿瘤发生的中的作用。因此,为阐明lncRNA在PRCC中介导ceRNA网络的作用,研究人员全面整合了来自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

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是肾细胞癌的第二个常见的亚型,其治疗和预后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和分子标志物。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可以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来竞争microRNAs(miRNAs),在人类肿瘤发生的中的作用。

因此,为阐明lncRNA在PRCC中介导ceRNA网络的作用,研究人员全面整合了来自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的289个PRCC和32个正常组织中全转录组表达谱数据,包括mRNAs、lncRNAs和miRNA。

结果,研究人员确定了2197个差异表达的mRNAs (DEmRNAs)和84个差异表达的miRNAs (DEmiRNAs)(| log2|阈值> 2,p<0.05)。为确定枢纽关键靶基因DEmRNAs,研究人员分析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确定了28个枢纽DEmRNAs为潜在的靶基因。

鉴定了7个DEmRNAs失调与28个枢纽潜在的靶基因显著相关。此外,研究发现了16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可与DEmiRNAs相互作用。最后,研究人员利用Cytoscape软件观察这些差异表达分子的ceRNA网络。

总之,该研究确定了ceRNA网络在PRCC恶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确定了一些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的基因。

原始出处:

Chuiguo Huang, Naijun Yuan, Liying Wu, et al., An integrated analysis for long noncoding RNAs and microRNAs with the mediated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 network in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Onco Targets Ther. 2017; 10: 4037–4050. Published online 2017 Aug 14. doi: 10.2147/OTT.S141951.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8-02-02 仁医06
  2. 2017-09-05 暴躁的吕小布

    学习了.这位研究者分析得很全面

    0

  3. 2017-09-05 tanxingdoctor

    学习啦!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NEJM: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分子特征

肾细胞癌中约有15%-20%的患者为乳头状肾细胞癌,其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包括各种类型的肾癌。目前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遗传基础了解不多,对晚期癌症也没有有效的治疗。研究者分析了161名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分子特征,使用了以下技术:全外显子测序、拷贝数分析、信使RNA和微小RNA 测序、DNA甲基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型和2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分子特征不一样,2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又可以根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