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博士后应该涨工资

2015-04-13 佚名 生物谷

如何打破现有博士后系统,按照最近2万名《自然》读者的调查,答案很清楚,是博士后制度应该保持下去,增加博士后工资。但来自提供博士后职位的科学家老板们说,这样意味着必须压缩实验室规模,减少职位数量。这与我们国内研究生教育存在类似性,提高研究生待遇和保持研究生招生规模也是一对矛盾,研究生希望提高待遇,但导师会因为研究生待遇提高减少招生数量。 在过去20年全球范围内的博士后规模不断壮大,但是永久教职工

如何打破现有博士后系统,按照最近2万名《自然》读者的调查,答案很清楚,是博士后制度应该保持下去,增加博士后工资。但来自提供博士后职位的科学家老板们说,这样意味着必须压缩实验室规模,减少职位数量。这与我们国内研究生教育存在类似性,提高研究生待遇和保持研究生招生规模也是一对矛盾,研究生希望提高待遇,但导师会因为研究生待遇提高减少招生数量。

在过去20年全球范围内的博士后规模不断壮大,但是永久教职工作机会并没有相应增加,在某些地区甚至减少。也就是说,博士后的未来就业机会变得更少,研究学者们需要在博士后这个位置上等待更久。或者干脆离开学术机构在非学术领域寻找机会。

2014年,美国科学院在一份报告中建议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扭转这一趋势,建议包括限制博士后规模,延长博士后工作周期,提高博士后待遇,增加更多非终生工作机会。

针对本周《自然》关于博士后问题的报道,《自然》组织了一个针对上述几点建议的网络调查,要求接受受调查者只能选择一项,3天内大约2万名读者参加了调查,其中50%来自美国和英国。结果是77%的被调查者选择提供更多工作机会,接近10%的被调查者选择提高博士后待遇,认为现状很好的人不足1%。大约4%的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人提供了自己的设想,如控制博士后招收规模,也有人建议多种策略联合进行。(具体调查结果见图)

参加了科学院的报告的起草工作的乔治亚州立大学经济学家Paula Stephan2014说,许多博士后获得非永久工作职位后并没有获得更大好处,意思是那么多人呼吁的这一建议对博士后们来是不一定是个好注意,提供更多工作机会表面上是个好注意,但是必须有足够多的机构愿意为增加待遇支付薪水,这绝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科学家的Staff职位工资相当于博士后的2倍,这些职位往往工作年限更长,能带领和指导其他研究生和博士后工作,也因此往往能给老板带来更多产出。美国的一些私立研究机构和政府实验室已经雇佣了大量这类学者。但是对拥有这些实验室的科学家老板们来说,多提供这样的工作机会,意味着必须压缩实验室规模,减少博士后的招收规模,因为经费总数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这些获得临时职位的科学家必须为获得永久职位拼命申请经费,剑桥Broad研究所计算生物学家Anne Carpenter在2007年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她希望组织一个有1名博士后和9位staff的团队,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科研产出。但在波士顿地区,一名计算生物学家一年的工资高达1百万,这是很大的一笔开支。虽然无法实现她的最理想团队组建目标,她认为科学家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尽量增加更多工作职位。

原始出处:

Kendall Powell.Wanted: staff-scientist positions for postdocs.Nature, April 10, 2015; doi:10.1038/nature.2015.17303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5-04-13 zhouanxiu

    执行有难度

    0

相关资讯

2013年中德博士后奖学金项目遴选工作启动

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德教育、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根据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达成的协议,中德双方将共同资助中国优秀青年学者和科研人员赴德国大学和公立科研院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选派规模/专业、留学/资助期限2013年该项目将提供25个博士后奖学金名额,留学期限为7-18个月,学科专业不限。对拟留学期限超过12

我国博士后制度迈入而立之年 出路何在

1983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致信国家领导人,建议借鉴国外的博士后制度,在中国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年后的1985年,国务院批准试行博士后制度。同年底,我国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立。到如今,已经整整30年。 30年,正是一个人从婴儿成长为壮年的时间,博士后制度在我国也早已成为一项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重要制度。然而,岁月的增长虽然让这名“壮汉”有了成熟的躯体,但在他的头脑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