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2月JACC值得一看的亮点研究

2016-12-29 MedSci MedSci原创

JACC作为top级期刊之一,其刊登的研究自然很有重量,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亮点研究,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1】JACC:这种血液检测,“揪出”潜在心脏病12月20日,一篇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研究显示:一个便宜的血液测试可以判断那些看似健康实际有高风险心脏病

JACC作为top级期刊之一,其刊登的研究自然很有重量,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亮点研究,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

【1】JACC:这种血液检测,“揪出”潜在心脏病

12月20日,一篇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研究显示:一个便宜的血液测试可以判断那些看似健康实际有高风险心脏病的患者。专家表示,这种血液检测比仅仅检查血压和胆固醇来评估心脏风险更好。

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Edinburgh and Glasgow universities )的研究人员招募3318名胆固醇较高但是没有心脏病史的人接受血检,观察他们的肌钙蛋白(troponin)水平变化与心脏病风险的关系。这些人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每天服用一次降血脂药普伐他汀(pravastatin),另一组则服用安慰剂。

他们发现,服用普伐他汀可以降低血液中肌钙蛋白水平。且5年后,被测试者中血液肌钙蛋白水平下降最多的那些人与肌钙蛋白水平上升最多的那些人相比,患心脏病几率要低5倍。而血液中肌钙蛋白水平较高的男性在15年后更容易发生心脏病或死于心脏病。

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会释放到血液中,这种物质在血液中含量随后会逐步升高,并保持较长时间。因此,当一名病患出现心脏病症状时,往往需要接受相关血检以观察其中肌钙蛋白水平,医生再根据检测结果诊断患者是否患心脏病。因此,医生有望通过血检来预测心脏病风险,从而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在推广血检预测心脏病前,医学界仍需要不同类型患者参与更大规模临床试验来确认其有效性。(文章详见--JACC:这种血液检测,“揪出”潜在心脏病

【2】JACC: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新方法—热球囊消融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ADT)相比,热球囊消融(HBA)治疗PA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人员在日本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具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难治性症状性PAF(I级至IV级)的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接受HBA或ADT治疗,研究人员在可比较的9个月随访期内评估有效性。

在17个治疗中心,共100例患者接受HBA治疗,共有43例患者接受ADT治疗。HBA手术使得98.0%(392/400)的PVs得到急性完全PV隔离,HBA组93.0%(93/100)的患者达到急性完全PV隔离。经过9个月有效评估期后,HBA组慢性成功率(n=100)为59.0%,ADT组为4.7%(n=43;p<0.001)。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2%(134例患者中的15例患者)。PV狭窄(>70%)和短暂性膈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2%和3.7%。平均透视时间为49.4±26.6分钟(n=134),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113.9±31.9分钟(n=133)。

这项研究表明,对于治疗PAF患者,HBA要优于ADT疗法,并且安全性较好。(文章详见--JACC: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新方法—热球囊消融

【3】JACC:高灵敏度肌钙蛋白可预测冠状动脉事件

本研究试图确定肌钙蛋白浓度(通过他汀类药物修饰后)是否可以预测冠状动脉事件,并反映一级预防人群中对治疗的反应。

WOSCOPS研究(西苏格兰冠状动脉预防研究)将具有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没有心肌梗死史的男性随机分配接受普伐他汀40mg每日一次,或接受安慰剂,为期5年。在基线和1年时共有3318名参与者使用高灵敏度方法测量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

对于最高(≥5.2ng/l) vs 最低(≤3.1ng/l)四分之一肌钙蛋白浓度(p<0.001),基线肌钙蛋白是冠心病导致心肌梗死或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风险比[HR]:2.3;95%置信区间[CI]:1.4-3.7)。

当肌钙蛋白浓度下降超过一个四分位,而不是增加超过一个四分位时,安慰剂(HR:0.29;95%CI:0.12至0.72 vs HR:1.95;95%CI:1.09至3.49;趋势p<0.001)和普伐他汀(HR:0.23;95%CI:0.10至0.53 vs HR:1.08;95%CI:0.53至2.21;趋势p<0.001)都能够将冠状动脉事件减少5倍。

普伐他汀使肌钙蛋白浓度降低了13%(10%至15%;安慰剂调整,p<0.001),并使肌钙蛋白下降超过四分之一的男性数量增加了一倍(p<0.001),由此可确定他们未来发生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最低(5年以上为1.4%)。

肌钙蛋白浓度可预测冠状动脉事件,肌钙蛋白浓度可通过他汀类药物治疗降低,1年的变化与未来冠状动脉风险相关而不依赖于胆固醇降低,因此,测量肌钙蛋白测具有评估心血管风险和监测治疗干预影响的重要潜力。(文章详见--JACC:高灵敏度肌钙蛋白可预测冠状动脉事件

【4】JACC:微创治疗升主动脉夹层腔内技术获进展

最新一期《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表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教授景在平领衔的“升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疗效评估”研究成果。国际血管领域权威专家、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先驱Michael D. Dake教授专门为此论文在JACC作长篇述评。这标志着我国在主动脉疾病腔内微创治疗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累及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是最为凶险的血管系统疾病之一,以体外循环为基础的开胸大手术一直以来是升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治疗方法。目前,虽然腔内微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腹主动脉、降主动脉甚至主动脉弓部疾病的治疗,但一直无法有效应用于升主动脉的治疗。

景在平等率先提出指导腔内微创治疗的“主动脉3N3V新分型”,先后创用了开槽、开窗和复杂平行支架等一大批临床新技术,并成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动脉弓分支型腔内移植物。该款移植物已完成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并成功转化,成为世界首款实际临床应用的主动脉弓分支型移植物。(文章详见--JACC:微创治疗升主动脉夹层腔内技术获进展

【5】JACC:血管造影前出血概率高,死亡率就越高

研究人员分析了血管造影前发生的出血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并评估了它们与抗血栓形成药物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

该研究包括了来自ACUITY(急性插管和紧急干预分类策略)试验所有计划进行血管造影的患者。出血事件根据ACUITY量表分为大出血或非大出血事件。研究人员采用Kaplan-Meier和Cox比例进行了风险分析。

在1376例患者中,275例(2.0%)患者在血管造影前出血,包括52例(0.4%)大出血患者。44例(0.3%)患者经历了心肌梗死。对于在等待血管造影时未出血的患者,从随机化到冠状动脉造影的平均时间为4.5小时(四分位间比率(IQR):1.7至19.7小时),对于在等待血管造影出血的患者为27.9小时(IQR:21.9至65.6小时)(p<0.001)。

出血事件随时间线性增加,在随机化后96小时达到10.4%。在血管造影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年龄(调整的风险比[HR]:每增加一岁HR为1.03;95%置信区间[CI]:1.01至1.04;p<0.001),肾功能不全(调整后的HR:1.48;95%CI:1.07至2.04;p=0.02)和使用多种抗血栓形成药物(调整后的HR:1.33;95%CI:1.14至1.56;p<0.001)。冠状动脉造影前出血与较长住院时间相关(4.8天[IQR:3.0至8.9天] vs 3.0天[IQR:1.9至5.9天];p<0.001)。在血管造影之前出血的患者在1年内的死亡率比没有出血的患者更高(8.5% vs 4.1%;p <0.001;调整后的HR:1.89(95%CI:1.23至2.90;p=0.004)。

等待冠状动脉造影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上游抗血栓治疗与过量出血和死亡率相关。血管造影前的避免出血策略,包括早期血管造影,可以避免延长上游抗血栓治疗的需要,并改善这些患者的整体风险-收益平衡。(文章详见--JACC:血管造影前出血概率高,死亡率就越高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10-10 hbwxf
  2. 2016-12-29 为了宝宝

    等待冠状动脉造影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上游抗血栓治疗与过量出血和死亡率相关

    0

  3. 2016-12-29 为了宝宝

    我国在主动脉疾病腔内微创治疗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0

  4. 2016-12-29 thlabcde

    好东西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JACC介入子刊主编放言:中国研究正走出“山寨”

JACC介入子刊主编Spencer B. King可谓中国人的老朋友了。他在1987年就来过中国,之后就一直穿梭在中美两地。 他在他主编的刊物上的编者寄语(editor’s page)中说,“在2014年,我更惊讶于中国速度。”该文的题目为“中国研究,从模仿到创新”。 中国开展临床研究有独特优势 他说,街头的中山装变化为巴黎时装,自行车和人力车变换为奔驰和玛莎拉蒂已没有什么稀罕了

盘点:8月JACC值得一看的亮点研究(Top10)

JACC作为top级期刊之一,其刊登的研究自然很有重量,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8月份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亮点研究,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1】JACC:生活方式变迁将致中国心血管病流行大爆发近日,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由于从传统到更“西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等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已使我国心血管病剧增。其中,高血压、肥胖/超重、体力活动下降、吸烟率

盘点:9月JACC值得一看的亮点研究

JACC作为top级期刊之一,其刊登的研究自然很有重量,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8月份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亮点研究,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1】JACC:收缩压变异性越大,危害就越大人体内血压(BP)会随着时间而动态波动。以往的研究表明更大的收缩压(SBP)变异性与不良结果呈负相关性。然而,这些研究都有显著的限制性,例如样本数量小,人群的选择,以及限制性的结果。在2005年和2006年

盘点:近期JACC值得一看的亮点研究

【盘点】近期JACC值得一看的亮点研究JACC作为top级期刊之一,其刊登的研究自然很有重量,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亮点研究,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1】JACC:Canakinumab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管结构或功能无显著影响来自英国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canakinumab vs 安慰剂抑制IL-1β与对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由磁共

盘点:11月JACC值得一看的亮点研究

JACC作为top级期刊之一,其刊登的研究自然很有重量,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亮点研究,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1】JACC:不能直接接受手术修复?试试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报告了高风险患者血管内修复主动脉夹层的中期结果。在2009年5月1日至2011年1月31日期间,15例不符合直接手术修复的主动脉夹层患者(45-78

年终盘点:2016JACC值得一看的亮点研究(Top10)

JACC作为top级期刊之一,其刊登的研究自然很有重量,梅斯医学小编整理了2016年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亮点研究,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知识。【1】JACC:生活方式变迁将致中国心血管病流行大爆发近日,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由于从传统到更“西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等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已使我国心血管病剧增。其中,高血压、肥胖/超重、体力活动下降、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