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供体—受体匹配心脏移植手术的好处

2017-04-04 MedSci MedSci原创

心脏移植的生存获益发生在所有供体—受体匹配风险状态为1A和状态1B候选人。接受捐助者的心脏移植应该是这些候选人的最佳治疗策略。

近日血管权威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旨在探讨在一定的供体-受体匹配风险下,与等待相比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益处。

这项研究入选2006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器官采购和移植网络中登记的28,548例拟接受心脏移植术的候选人。供体-受体匹配质量根据捐赠风险指数进行评估。采用时间依赖性协变量Cox模型来确定供体-受体匹配质量,考虑到等待移植或移植后出现复合结果的可能性。复合结果指死亡或因病情过重而丧失移植的机会。

供体-受体的风险评估与候选人的紧急程度成负相关。供体-受体状态评估为1A和1B的所有候选人的心脏移植的净获益是明显的:状态1A(最低四分位数风险比[HR]:0.37;95%CI:0.31至0.43;最高四分位数风险比HR:0.52;95%CI:0.44至0.61)和状态1B候选人(最低四分位数风险比HR:0.41;95%CI:0.36-0.47;最高四分位数风险比HR:0.66;95%CI:0.58-0.74 )。 状态评估为2的候选人也会从心脏移植获益,然而生存获益下降。对于最高风险的供体-受体匹配,移植手术的净获益分别发生在状态1A移植后即刻,状态1B移植12个月后,状态2移植3年后。

这项研究表明心脏移植的生存获益发生在所有供体-受体匹配风险状态为1A和状态1B候选人。接受捐助者的心脏移植应该是这些候选人的最佳治疗策略。状态2候选人移植的好处不太明显,并且取决于供体-受体匹配风险,这表明考虑到病情稳定时状态2候选人接受脏移植的直接获益,供体-受体匹配质量的评价是有用的。

原始出处:

Vidang P. Nguyen, Claudius Mahr, Nahush A, et al. The Benefit of Donor-Recipient Matching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eart Transplantation.  JACC. 4 April 201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心室辅助装置PK心脏移植:十大要点

本文提炼自《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Cardiol)的一篇综述类文章,主要介绍了作为心脏移植替代方式的左心室辅助装置应用前景,下面为该综述的十大要点: 1.由于心脏供体持续短缺而终末期心衰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左室辅助装置(LVAD)是心脏移植患者的桥接治疗方式,也是患者不适合心脏移植时的替代治疗方法。 2.虽然不断有新的方式增加捐赠器官来源,但器官可获得性依然是心

J Heart Lung Transplant:筛选合格心脏移植受体的新指南发布

十年来首次国际心肺移植协会更新了指南以帮助医生确定适合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该指南发表于The Journal of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

外科史6个著名八卦!看看你知道几个

导读:带你见识外科史上著名的患者、著名的疾病、著名的外科手术!最近Medscape搞了一个小测试,内容是外科史上著名的患者、疾病和著名的外科手术,号称传承一下咱们的“外科遗产”。来看看自己继承了几个吧!最倒霉的探索者相比起发现美洲的哥伦布探险,在北美内部进行的的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似乎是中国人很陌生的事件。我们先来看这张图——1804年,图中的美国和我们现在的美国还完全不是一回事,处在东面的红色

世界第五例永久性人工心脏移植者死亡

法国生物医学企业卡尔马公司11月30日说,今年8月底接受手术的世界第五例永久性人工心脏移植者已经去世。现已完成的医学分析未显示患者的死亡与人工心脏的运转有关。目前,法国国家药品与健康产品安全局已要求卡尔马公司停止一切人工心脏移植手术,并在查明患者死因之前不重启相关临床试验。据法国媒体报道,这名患者是在法国西部城市南特附近的一家医院接受的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手术约一个半月后,于10月去世。这是参与卡尔

Circulation:心脏移植对终末期心衰儿童功能状态的影响

在美国HT后至少存活一年的儿童中,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其FS良好,HT与大多数孩子FS大幅改善相关。早期排斥反应、较大的年龄、非洲裔美国人、长期类固醇的使用、HT时血流动力学支持和HT住院与HT后异常FS相关。

“学渣”变“学霸” 因为换了心脏?

电影《21克》中,男主角移植了女主角去世的丈夫的心脏,后来爱上了她。浙江省湖州一位“学渣”少年在进行心脏移植后变成“学霸”,性情也从暴躁、任性变得乖巧、懂事。为什么患者“换心”后性情和智力会改变?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换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