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TR: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肾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2022-03-22 从医路漫漫 MedSci原创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累及肾脏。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的肾脏损害并发症,60%的SLE患者有狼疮性肾炎。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累及肾脏。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的肾脏损害并发症,60%的SLE患者有狼疮性肾炎。LN进展快,预后不良,是SLE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虽然L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揭开,但其发病机制被认为涉及许多因素,如免疫、遗传、感染、环境和性激素。因此,寻找能够预测LN患者肾功能和预后的临床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与多种炎症因子相关,可用于临床评估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疾病活动性、严重程度和预后[6-8]。NLR和LMR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例如,Göker等人有报道称NLR与变应性鼻炎患者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此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Okba等人的研究。证实NLR和LMR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NLR在SLE患者中升高,尤其是LN患者,这表明NLR升高可以反映SLE患者的肾脏损害。然而,NLR和LMR参与LN的报道很少,也没有阐明它们在LN患者肾功能和预后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NLR和LMR在LN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率(LMR)与肾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115例(研究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对照组60例(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外周血NLR和LMR。根据入院时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LN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不全组,比较其NLR和LMR值。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观察NLR和LMR。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NLR、LMR与EGFR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肾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病例组NLR高于对照组,LMR低于对照组(P<0.001)。肾功能正常者NLR值低于肾功能不全者(P<0.001)。预后不良者的NLR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01),LMR明显低于预后良好者(P<0.05)。随着NLR的增加,EGFR值降低,呈负相关(r=-0.572,P<0.00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随胎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r=0.58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低蛋白血症、狼疮活动度中等或以上、NLR高、LMR低是LN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1.研究组和对照组NLR和LMR的比较。研究组外周血NLR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MR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示P<0.001。

图2.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不全组之间NLR和LMR的比较。与肾功能不全组相比,肾功能正常组的NLR显著降低,而LMR显著升高。*表示P<0.001。

表1 多变量分析

结论:外周血NLR和LMR是预测LN患者肾功能和预后的可靠生物学指标。

原文出处: Xue L,  Shi Y,  Zhang J,et al.Correlations of 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and lymphocyte-monocyte ratio with renal function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lupus nephritis.Am J Transl Res 2022;14(1)

作者:从医路漫漫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22-12-18 yese
  2. 2022-03-22 phoebeyan520

    学习了,谢谢

    0

相关资讯

Front Immunol :狼疮性肾炎的B细胞亚群和细胞特征与疾病复发有关

肾病复发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长期预后有不利影响,但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B细胞信号因子miR-148a、BACH1、BACH2和PAX5的表达与B淋巴细胞稳态调控相关。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CRAC通道控制狼疮性肾炎病原性B细胞的分化

该研究主要探究CRAC通道控制致病B细胞的分化并促进狼疮性肾炎的进展。

A&R: 蛋白质甘露糖基化作为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本研究旨在调查狼疮性肾炎(LN)的细胞糖基化是否发生改变,以确定表征LN发病机制的独特糖基化特征。

Front Immunol:联合治疗通过抑制Caspase-1/Gasdermin D诱导狼疮性肾炎细胞焦亡的新作用

狼疮肾炎(LN)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肾脏炎症。LN是SLE患者的主要表现之一。

Front Med:C4d是狼疮性肾炎和IgA肾病临床结果的筛选工具和独立预测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达60%的SLE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狼疮性肾炎(LN)。免疫复合体沉积和补体激活在LN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AJTR:多靶点治疗复杂性狼疮性肾炎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其引起的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器官损害是狼疮性肾炎(LN)。III型+V型或IV型+V型LN的治疗特别困难,通常被称为复合型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