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50万数据绘制全面总结房颤基因谱!

2018-06-16 Ruthy,Zoe 转化医学网

近期,《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大的AF荟萃分析结果,通过全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几十个新的遗传风险因素,进一步扩大了AF的基因谱。

导  读

心房纤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发病时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发病率高,持续时间长,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病人残疾或病死率增加。现今,AF的治疗手段以病因治疗为主呈百花齐放状态,但针对其发病根源的研究进步缓慢。近期,《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大的AF荟萃分析结果,通过全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几十个新的遗传风险因素,进一步扩大了AF的基因谱。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受AF影响的患者已超3300万人。AF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其自身具有复杂的遗传性,因此,AF基因层面的相关研究对从根源上了解AF风险变异至关重要。在题为《Multi-ethnic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的文章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AF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这是目前最大的AF荟萃分析。

他们收集了50多万人的心脏健康数据,其中包含65,446名AF病人,AF样本由84.2%的欧洲人,12.5%的日本人,2%的非裔美国人和1.3%的巴西人和西班牙裔人口组成。

研究人员通过联合血统荟萃分析,确定了97个与AF显着相关的基因座,包括67个在组合血统分析中发现的新基因座,还在欧洲特异性分析中发现3个特异性新基因座。同时他们通过转录组分析,确定了57个AF相关基因,其中42个与GWAS基因座重叠。这些结果加深了研究人员对AF基础生物学途径的理解,并可能有助于AF的治疗手段的发展。


曼哈顿的联合血统荟萃分析结果

在97个AF显着相关的基因座中,研究人员发现SCN5A和KCNH2这两个AF基因座中含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主要靶标基因。SCN5A可编码心脏中的钠通道,是钠通道阻滞剂如氟卡尼和普罗帕酮的靶标,而KCNH2可编码钾通道复合物的α亚基,是钾通道抑制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和多非利特的靶标。


转录组分析结果

其次,研究人员发现转录调控是控制AF发病的关键因素。TBX3和TBX5编码的转录因子可以调节心脏传导系统的发育,而NKX2-5编码的转录因子是心脏发育的早期信号,并与先天性心脏病和心率有关。此外,由PITX2编码的转录因子的功能降低与成人AF、左心房动作电位的缩短和钠通道阻滞剂治疗的调节有关。这就说明由TBX5和PITX2编码的转录调控网络对心房发育至关重要。


AF风险变异与危险因素的跨性别关联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当AF发生时,相关基因PRRX1的表达降低,而TBX5和KCNJ5的表达增加,这些发现支持了PRRX1,TBX5和KCNJ5在AF中的作用。同时,他们还发现许多新的基因座内含有心律失常综合征的相关基因。

其中,CASQ2突变可导致儿茶酚胺能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KP2的致病变体可损害心肌细胞通讯和结构完整性,是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常见原因,而GJA5,KCNH2,SCN5A,KCNJ2,MYH7和NKX2-5已被证明与各种遗传性心律失常、心肌病或心血管传导系统疾病相关。

这项迄今为止最大的AF荟萃分析,将AF相关的基因座数量增加了三倍以上,扩大了AF相关基因谱,为进一步评估AF风险位点及相关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这项研究结果还拓宽了研究人员对AF所涉及的生物学途径的理解,并可能有助于AF的治疗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原始出处:Roselli C, Chaffin MD, Weng LC, et al. Multi-ethnic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Nat Genet. 2018 Jun 11.

作者:Ruthy,Zo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9)
#插入话题
  1. 2018-10-19 canlab
  2. 2018-06-23 清幽蓝燕yan

    非常棒.学习了.谢谢

    0

  3. 2018-06-19 jihuaijun1112

    学习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JAHA:基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风险预测模型

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IAB)与房颤的发生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IAB能否提高预测普通人群房颤发生的风险。本研究纳入了2001年至2011年50岁至90岁的152759例心电图电子记录。分析结果发现,双相P波的数量与房颤发生的风险呈剂量相关,当将IAB加入到传统的房颤风险预测模型中发现,曲线下的时间依赖面积在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中增加了1.09%(95% Cl 0.43-1.74%),在无心血管

当房颤患者遇上新型口服抗凝药,怎么评估怎么用?

EHRA2018房颤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临床实践指导更新了,一起来了解一下NOACs的正确使用方法。

JACC:亚临床房颤的进展可增加心衰的发生风险

在有心血管疾病基础的老年人中,长期连续监测出短暂的亚临床房颤(SCAF)的发生率约为三分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SCAF的进程与心衰发生的关系。本研究纳入了ASSERT临床研究中的患者,所有患者均≥65岁,有高血压疾病史,无房颤或起搏器的植入。最终筛选入415例SCAF在入组后1年内最长持续时间>6min但≤24h的患者。经过平均2年时间的随访,有65例(15.7%)患者的SCAF发展为持续时间

房颤时右心房也可血栓脱落,致肺栓塞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夏云龙、孙源君等在本刊指出,颤动的右心房同样可形成血栓并脱落致肺栓塞,并且房颤本身也会伴随机体高凝状态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升高。

Int J Cardiol:房颤消融患者不中断围手术期抗凝策略分析!

由此可见,在接受AF消融的患者中,不间断的NOACs与不间断的VKAs治疗一样有效,不间断的达比加群(150mg每天两次)可能优于其他不间断的OACs治疗。

JAHA:房颤患者出血的治疗策略!

由此可见,约三分之一经历了大出血的患者在发生出血事件后不再接受抗凝治疗。停用OAC的患者比坚持OAC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或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