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急诊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误诊分析!

2018-04-25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在一个大型的、异质的多状态队列中,30例患者中有1例可能出现CVT误诊,但与不良临床结局无关。

急诊脑静脉血栓形成(CVT)误诊率以及与误诊相关的结局尚未明确。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利用行政数据,确定了纽约、加利福尼亚和佛罗里达州医院中2005年至2013年期间诊治的成年CVT患者。

该研究的主要结局为可能的CVT误诊。此外,研究人员使用Logistic回归比较了有无CVT误诊患者的临床转归率,并在2个三级护理中心进行了验证性研究。

该研究共确定了5966例CVT患者,其中216例(3.6%;95%可信区间[CI]为1.1%~4.1%)有可能的CVT误诊。在调整人口统计学、CVT的危险因素和Elixhauser合并症指数之后,可能的CVT误诊与住院死亡率(比值比为0.14、95%CI为0.02~1.05)、脑出血(比值比为0.97、95%CI为0.57~1.65)或不良出院结局无关(比值比为0.90;95%CI为0.61~1.32);CVT误诊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比值比为1.62;95% CI为1.04~2.50)。在验证性队列中,134例CVT患者中有8例发生CVT误诊(6%;95%CI为2.6%~11.4%)。

由此可见,在一个大型的、异质的多状态队列中,30例患者中有1例可能出现CVT误诊,但与不良临床结局无关。

原始出处:


Ava L. Liberman,et al. Misdiagnosis of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Stroke. 2018. h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18.021058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6-12 fusion
  2. 2018-04-25 张新亮1853311252142e2fm

    好文章.学习了

    0

  3. 2018-04-25 虈亣靌

    不错.学习了.做笔记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病例分享:急诊心电图正常的典型胸痛真的可以掉以轻心吗?

接诊胸痛患者是医生再熟悉不过的工作环节,虽然“胸痛”这个症状很常见,但有时候却是最让医生伤透脑筋的,特别是在刚进去临床的医生独立值班时

凌晨五台急诊PCI后 他们累躺在更衣室

【我的值班故事】从凌晨2:10到早上8:40,北京友谊医院两位医生结束了5台急诊PCI,疲惫地躺在更衣室的沙发上睡着了。

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据统计以眩晕为主诉者在神经内科门诊中约占5% ~10%,住院病例中约占 6.7%,在耳鼻咽喉科门诊中约占7%。眩晕可由眼、本体感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中毒、内分泌疾病及心理疾病引起,它涉及多个学科,患者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常伴有恶心、呕吐,常突然发病并伴有明显的恐惧感,而就诊于急诊。本文从中枢性眩

JACC:急诊诊断心衰的NT-proBNP水平标准

在当代,诊断心衰的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标准需要重新调整。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索可以诊断急诊伴有呼吸困难的急性心衰患者的NT-proBNP水平标准。本研究纳入了1461名来自北美19个急诊中心的呼吸困难患者,并对其血NT-proBNP水平进行了检测。主要终点事件是诊断急性心衰年龄分层标准(450, 900和1800 pg/ml)的阳性预测值和排除心衰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分析结果发

急诊女医生上班的时候会吐吗?会,是血…

凌晨3点,首都儿研所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好一阵子没有患者。胡晓明医生看摄影师面色发绿,目光呆滞,说那就先给你讲一个提神醒脑的故事吧。一天她值班,一个年轻的妈妈,手里举着一个塑料袋急匆匆地进来了,打开塑料袋就伸到了胡晓明医生的眼前。胡晓明医生定睛一看,赫然是一条新鲜翔,里面隐约有一根白色的东西。这个妈妈着急地说,大夫,你快看看,这是蛔虫吗?幸好胡晓明医生戴着口罩…她尽量淡定地说,孩子前一天吃金针菇

急诊氧气治疗专家共识

氧气治疗(氧疗)是急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合理氧疗能使患者获益,而不恰当的氧疗,非但不能使患者获益甚至有害。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急诊氧疗规范,且仍存在众多误区。急诊常见急危重症,如急性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失血性休克 等在不伴有低氧血症的情况下可能并不需要常规氧疗,目前尚缺乏证据显示氧疗能够使血氧水平正常的患者获益。因此亟需制定氧疗共识,规范氧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