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探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

2016-12-20 周慧 杨保国 中国科学报

<p>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取得一项研究成果,探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基因。该成果刊登在《肝脏学》上。</p> <p>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复杂,对应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合肥工业大学***特聘教授韩际宏课题组,与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开展合作研究,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的基因Nogo-B蛋白受体,有望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p> <p> Nogo-B蛋白受体又称NgBR。该项研究发现,肝脏中NgBR蛋白水平降低与脂肪肝发病有直接关系。在相关实验中,敲除NgBR基因的小鼠肝脏中积累了大量甘油三酯与自由脂肪酸。研究证实,这种脂肪的积累是由于NgBR水平下降导致调控肝脏脂肪酸合成的中枢分子肝X受体alpha的核转移与激活,同时与具有增强体内能量代谢传感器功能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lpha失活密切相关。</p> <p> 据介绍,目前临床上用于降<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medsci.cn/article/list.do?q=%E8%83%86%E5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取得一项研究成果,探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理,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基因。该成果刊登在《肝脏学》上。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复杂,对应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合肥工业大学***特聘教授韩际宏课题组,与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开展合作研究,发现了新的调控肝脏脂肪化的基因Nogo-B蛋白受体,有望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Nogo-B蛋白受体又称NgBR。该项研究发现,肝脏中NgBR蛋白水平降低与脂肪肝发病有直接关系。在相关实验中,敲除NgBR基因的小鼠肝脏中积累了大量甘油三酯与自由脂肪酸。研究证实,这种脂肪的积累是由于NgBR水平下降导致调控肝脏脂肪酸合成的中枢分子肝X受体alpha的核转移与激活,同时与具有增强体内能量代谢传感器功能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lpha失活密切相关。

据介绍,目前临床上用于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抗非酒精性脂肪肝功能,但由于机制尚未探明,影响其实际应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调控NgBR水平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刺激肝脏NgBR水平,抑制其发生与发展。这一成果对防治相关疾病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周慧 杨保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