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中医药法四大亮点:民间中医有望获证

2016-12-26 吕诺、王宾 新华网

“有技无照”有望合法行医,药材质量将被全程监管,“片仔癀”等处方工艺将受“特殊保护”,“张悟本们”不得“忽悠”……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25日审议通过的中医药法备受各界关注。“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文化资源和重要生态资源。”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中医药法作为

“有技无照”有望合法行医,药材质量将被全程监管,“片仔癀”等处方工艺将受“特殊保护”,“张悟本们”不得“忽悠”……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25日审议通过的中医药法备受各界关注。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文化资源和重要生态资源。”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中医药法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内容全面丰富,在具体制度设计中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医药自身特点,符合行业和民众期盼。围绕这部法律,新华社记者采访权威专家独家梳理出四大亮点。

“有技无照”的民间中医有望获得医师资格

中医药法提出:“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应当体现中医药特点”;“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民间中医从业人员绝大多数具备一定的临床技能和经验,为基层百姓提供了必要的中医药服务,但现有医师资格考试难以评价其真实水平。王国强说,中医药法在充分考虑医疗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开辟了通过实践技能及效果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的新途径。这对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壮大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方便人民群众就医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医药法,今后成为中医医师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医药院校培养的学生,二是规范师带徒的人员和确有医术专长的人员。”北京望京医院院长、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陈珞珈说,中医药法根据历史和现实实际,从法律层面肯定中医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其合法性,为保存民族医药国粹、解决我国卫生资源不足和基层中医缺乏的开辟可行途径。

中药材质量将被全程监管

为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严格管理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

对违规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中医药法规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东直门中医院院长王耀献说,当前,中药材管理领域标准化种植养殖落实不到位,不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造成有害物质残留;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设备简陋,染色增重、掺杂使假现象时有发生;中药材专业市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制假售假、违法经营中药饮片和其他药品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严重危害公众健康,阻碍中药材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中医药法对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作出明确规定,是非常必要的,将促进中药产业“种好药、产好药、造好药”。

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是中医药法的一大亮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黄薇说,针对中医药行业中存在的服务不规范、中药材质量下滑等问题,中医药法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特别是对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明确了处罚措施,以加大对危害中药材质量安全行为的惩处力度,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片仔癀”等“国家秘密”将被特殊保护

中医药法提出:“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国家对经依法认定属于国家秘密的传统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实行特殊保护。”

陈珞珈说,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有巨大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国内,许多资源被无序开发,中医药特有名称被滥用,中医药特有标志被商业性复制,中药道地药材被仿冒……

专家认为,中医药法将有针对性地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有利于保护那些宝贵遗产的延续和发展,促进医学界和科学界对中医药传统知识智力成果的承认、传播和利用,保障中医药传统知识资源商业化开发利益的公平分享。

“张悟本”等“伪大师”不得“忽悠”

近年来中国养生保健服务行业发展迅速,总体适应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存在标准缺失、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中医药法规定:“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标准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随着中医药法出台,规范中医养生保健行为有法可依。黄薇说,我国将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针对中医诊所和中医医师非法执业、医疗机构违法炮制中药饮片、违法配制中药制剂、违法发布中医医疗广告等违法行为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王耀献指出,我国应加快制定相关中医养生保健类规范和标准,研发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类技术、产品、设备,加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丰富服务内容。

他说,政府应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提供支持;支持建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组织,推动负面清单制度和第三方认证作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市场管理的主要方式。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引导群众规范就医、理性养生。

作者:吕诺、王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中医药破解肿瘤常见并发症难题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作用,北京市科委于2013年启动“中医药提升恶性肿瘤疗效系统研究”重大项目,该项目以中医药治疗提高恶性肿瘤并发症有效率为研究切入点,旨在挖掘传统中医药丢与恶性肿瘤治疗的医学价值。 在4月17日世界肿瘤日,北京市科委发布了该项目取得的相关成果。 挖掘传统中医药优势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市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自2010年开始北京市科委联合北京市卫计委通过开展“十

中医药在高龄女性助孕安胎的应用

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孕发生率为:20—24岁≈6%;25—29岁≈9%;30—34岁≈15%;35—39岁≈30%;40—44岁≈64%。≥35岁不孕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自然流产的情况也同样是这样:高龄妇女妊娠(包括自然妊娠或辅助生育)流产率较高;包括早早孕流产(生化妊娠);胚胎停止发育;复发性流产。 中医在解释年龄与生育问题上,提出女性生殖调节的理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①肾是起主导作

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

8月25日,在习大大出席的全国卫生健康会议结束5天后,关于中医药发展,我国高层有了新动向。据中国政府网的消息,国务院发文建立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任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为联席会议召集人,联席会议参与部门包括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36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中医药局为牵头单位。更多联席会议制度信息请参见下文: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中

医药、医保、药价、中医药,总理提要求了!

健康是幸福之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总理如何破解“三医”难题?国务院客户端为你细数—— 医疗(2016年3月25日,李克强考察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疗大数据“我们要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必须从老百姓迫切需求的领域入手”李克强总理在6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抓住重点、着力突破。总理举例说道,“有时候,同样的仪器、同

教育部: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自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学院以来,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已走过了60年历程。今天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表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一代代中医药人的不懈努力,中医药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据张大良介绍,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院校238所,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46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单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布

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