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急性缺血性卒中后一年的血压变化轨迹

2022-02-2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收缩压可有4中纵向变化轨迹。收缩压缓慢下降和收缩压持续较高组的患者在卒中后容易出现不良心血管结局。

临床医生习惯于在一天中的某个时间点测量血压,但可能未充分考虑血压随时间的纵向变化或血压变化轨迹。血压的变化轨迹这一血压指标主要基于社区居民队列来获得,并且获取了受试者一生中的纵向血压变化。这些研究表明,高血压持续控制不佳的个体发生血管事件或死亡的风险更高。虽然血压对卒中患者结局的影响已得到广泛关注,但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血压的长期变化轨迹及其对患者结局的影响尚未得到很好的归纳。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分析了5514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后第一年内进行2次以上收缩压测量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这些患者均来自于多中心前瞻性登记中心。研究人员使用基于组的轨迹模型对纵向收缩压进行分类。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卒中复发、心肌梗死和卒中后长达1年的全因死亡率的复合结局。

研究对象根据收缩压变化轨迹分为4个组别:低(27.0%)、中等(59.5%)、持续高(1.2%)和缓慢下降(12.4%)四组。在前3组中,收缩压在前3天下降,之后保持稳定。

在缓慢下降的收缩压组别中,前30天收缩压从182降至135mmHg,然后与中度收缩压组的轨迹平行。与对照组相比,中度收缩压组、缓慢下降的收缩压组在主要结局(调整后的风险比[HR]为1.32;95%CI为1.05-1.65)和死亡(调整后的HR为1.35;95%CI为1.03-1.78)风险更高。持续高收缩压组的主要结局发生率同样较高。

由此可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收缩压可有4中纵向变化轨迹。收缩压缓慢下降和收缩压持续较高组的患者在卒中后容易出现不良心血管结局。

原始出处:

Keon‐Joo Lee.et al.One‐Year Blood Pressure Trajectory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AHA.2022.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1.02374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中国专家共识指南2021

目前针对AIS发病早期抗凝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多数抗凝药物虽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卒中复发率或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但同时会增加出血事件的风险。

Neurology:不用RAPID,不用MR,也能识别发病4.5h内的患者

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研究,采用 CT低灌注-低密度错配识别发病4.5小时内的卒中患者。研究对象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并且已知发病时间的患者。主要结局指标为:CT低灌注-低密度错配识别发病4.5小时内的预测值

Stroke: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内源性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和无细胞脱氧核糖核酸的临床意义

急性卒中内源性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和cfDNA的相互作用需要有趣的新诊断和潜在治疗方法。研究人员确认cfDNA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卒中有害临床过程存在独立关联。

Radiology: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这一影像学指标可提示预后!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中,由于局部脑血流的减少,脑组织局部静脉氧饱和度(SvO2)下降。

Stroke:急性缺血性卒中、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窦性心律的关系

近5%的AIS患者LVEF降低且处于窦性心律。根据队列地区和卒中严重程度,抗血栓治疗的临床实践存在显著差异。鉴于这种临床平衡,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明确该患者群体二级卒中预防的最佳抗血栓治疗方案。

NEJM:RESCUE-Japan LIMIT研究:大面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的功能预后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近日,发表在N Engl J Med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与仅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相比,联合接受血管内治疗(机械取栓)的患者其功能预后更佳,但颅内出血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