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Rheumatology: 雷诺现象患者向系统性硬化症的进展

2021-12-1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不存在ANA是一种强有力的保护因素,可识别出患系统性硬化症的风险非常低的患者,而雷诺现象患者中存在一两个VEDOSS标准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患系统性硬化症的风险会逐渐升高。

      目的:先前提出了系统性硬化症的极早期诊断VEDOSS)的初步标准,以识别雷诺现象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满足所有VEDOSS标准的症状或体征的患者已经满足201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 (ACR-EULAR) 系统性硬化症的分类标准。然而,患者是如何进展到满足这些标准的前瞻性数据并不存在。因此,该研究旨在确定VEDOSS标准的临床价值,以识别在5年内进展为系统性硬化症的雷诺现象患者。

      方法VEDOSS项目是一项多中心纵向注册研究,在位于欧洲、北美和南美20个国家的42个欧洲硬皮病试验和研究小组中心进行。患有雷诺现象的患者符合入选条件。那些在入组时满足1980 ACR2013 ACR-EULAR系统性硬化症分类标准以及任何其他ACR EULAR明确结缔组织疾病分类标准的患者被排除在外。每年在随访期间记录数据,包括四个VEDOSS标准(即抗核抗体[ANAs]阳性、手指肿胀、系统性硬化症特异性自身抗体和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异常)。主要终点是满足2013ACR-EULAR系统性硬化症分类标准(即从入组到随访的进展)描述性地报告了进展者的比例和VEDOSS 标准的相互作用。不同VEDOSS标准相互作用的进展预测因子是根据5年的点流行率确定的。为了研究不同VEDOSS标准及其组合的中间进程,进行了Kaplan-Meier分析。

      结果201031日至2018104日期间,研究者在VEDOSS数据库中招募了1150名雷诺现象患者。1150名患者中有764 (66.4%) 符合VEDOSS纳入标准。在764名患者中,553 (72.4%) 至少有一次可用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6 (IQR 1.75.8)。平均年龄为45.9 (SD 15.0)553名参与者中有507 (91.7%)为女性,雷诺现象出现的中位时间为4.0 (IQR 1.7-10 .0)。在基线时,544名雷诺现象患者中有401 (73.7%) 检测到ANA527名患者中有208 (39.5%) 系统性硬化症特异性自身抗体呈阳性。 505名患者中有182 (36.0%) 出现指甲襞毛细血管镜检查异常,540名患者中有96 (17.8%) 在基线时检测到手指肿胀。记录了1885次随访。553名患者中有254 (45.9%) 完成了研究进展或5年随访;其中133人达到主要终点,总进展率为52.4%基线时无ANA是与5年内没有进展最密切相关的因素37ANA 阴性患者中只有4 (10.8%) 出现进展。相反,系统性硬化症特异性自身抗体基线阳性和手指浮肿是进展风险最高的组合(16 of 17 [94.1%]

     结论:来自VEDOSS项目的结果为雷诺现象患者的风险分层方法提供了有用的工具。不存在ANA是一种强有力的保护因素,可识别出患系统性硬化症的风险非常低的患者,而雷诺现象患者中存在一两个VEDOSS标准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患系统性硬化症的风险会逐渐升高。这种分层工具既可用于临床管理,也可用于为早期介入试验提供信息。

 

出处:

Prog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Raynaud's phenomenon to systemic sclerosis: a five-year analysis of the European Scleroderma Trial and Research group multicentre, longitudinal registry study for Very Early Diagnosis of Systemic Sclerosis (VEDOSS). Bellando-Randone, Silvia et al. The Lancet Rheumatology, Volume 3, Issue 12, e834 - e84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rthritis Rheumatol:DETECT算法可准确预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肺动脉高压风险

肺动脉高压(PAH)是导致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Thorax: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系统性硬化症间质性肺病进展相关

这些结果表明端粒功能障碍可能与SSc-ILD进展相关,并且PBL-TL测量可能有助于对SSc-ILD进展风险进行分层。

Rheumatology:系统性硬化相关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新思路

系统性硬化症 (SSc)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管损伤和纤维化。明显或亚临床的心肺受累在 SSc 中很常见。

ARD:单细胞转录组分析可识别系统性硬化症中的皮肤特异性T细胞反应

尽管T细胞与系统性硬化症(SSc)的发病机制有关,但缺乏对进行性SSc患者受影响皮肤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综合研究。该研究对SSc皮肤活检进行基于液滴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TGF-β或BMPR2信号通路失衡在肺动脉高压和系统性硬化症中的作用

肺动脉高压(PAH)是结缔组织病(CTD)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系统性硬化症(SSc)死亡。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对PAH和SSc中的microRNA(miRNA)产生了许多科学见解。

A&R: B细胞耗竭通过抑制系统性硬化症小鼠模型中的促纤维化巨噬细胞分化来抑制纤维化

这项研究是为了探索B细胞耗竭对系统性硬化症 (SSc) 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