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的进展无关

2013-09-09 佚名 丁香园

研究要点: 1.该研究是横断面研究。 2.该研究以MRI检查为基础的研究。 3.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相关,但与病灶的进展无关。 横断面研究发现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相关,但是偏头痛对白质高信号病灶的作用还不确定。为此,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的Ali G. Hamedani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8月23日的Neurology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横

研究要点:

1.该研究是横断面研究。

2.该研究以MRI检查为基础的研究。

3.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相关,但与病灶的进展无关。

横断面研究发现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相关,但是偏头痛对白质高信号病灶的作用还不确定。为此,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的Ali G. Hamedani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8月23日的Neurology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横断面研究中,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相关,但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的进展无关。

该研究是社区队列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ARIC研究)的MRI研究。该研究中,志愿者在1993-1995年之间完成标准头痛问卷调查。一组志愿者进行2次MRI检查,2次检查时间间隔8-12年:一次在偏头痛确诊时,另一次在2004-2006年。同时应用视觉评级量表(0-9分)和半自动容量分析对白质高信号病灶进行量化。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年龄、性别及其他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校正。

研究结果显示:横断面研究中,无先兆偏头痛志愿者出现≥3个白质高信号病灶的风险比无偏头痛志愿者高87%.偏头痛志愿者的平均白质高信号病灶比无偏头痛志愿者多2.65cm3.但是,在研究期内,偏头痛志愿者与无偏头痛志愿者在白质高信号病灶进展方面没有存在显著差异。

该研究发现:横断面研究中,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相关,但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的进展无关。这就提示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的相关性在较大年龄时也不会发生改变,主要归咎于早年的改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证实这些结论。

研究背景: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包括2个近期发表的人群为基础的研究)显示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存在横断面相关性。白质高信号病灶是MRI上常见的改变,被视为慢性小血管脑血管病的表现。但是,这些研究对性别与先兆对这种相关性的作用上存在差异。对其中的一项研究进行随访发现偏头痛与白质高信号病灶的进展更严重相关,但是仅针对女性幕上深部白质高信号病灶。

原文阅读

Hamedani AG, Rose KM, Peterlin BL, Mosley TH, Coker LH, Jack CR, Knopman DS, Alonso A, Gottesman RF.Migraine and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 The ARIC MRI study.Neurology. 2013 Aug 23.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抗体药物将重振偏头痛药物的开发

Emily S.7岁时开始遭受反复头痛的困扰,12岁时头痛发作恶化成典型的偏头痛。过去几年她尝试了各种预防性治疗,但收效甚微。抗惊厥药物托吡酯引起恶心和短期记忆丧失使之得不偿失,三环类抗抑郁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药已无法控制头痛发作。“真是令人厌恶。我依然一直在头痛,” Emily说,她现在已经31岁,是波士顿地区一家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 Emily绝非个例。有超过10%的成年人患规律性地存在偏

Lancet Neurology: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时不伴有颅外动脉扩张

传统血管假说认为偏头痛与颅内外血管收缩有关,随后颅内外血管扩张导致头痛。颅外动脉扩张假说也曾被认为是无先兆偏头痛的病因之一。为此,来自丹麦的Faisal Mohammad Amin等医师采用测量无症状偏头痛发作时颅内外动脉的扩张情况来检测此假说,结果发表在2013年5月的Lancet Neurology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偏头痛发作时并不伴有颅外动脉的扩张,只有轻度的颅内动脉的扩张。在此横断面研

Sci Transl Med:与睡眠有关的基因突变与偏头痛有关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一种会改变睡眠模式的酶也会改变大脑的活动并可能触发偏头痛。 这种被称作酪蛋白激酶的酶可能成为一种用来治疗这些使人衰弱的头痛的一种潜在标靶。脑中的异常活动会导致搏动性头痛并有时会触发恶心与呕吐。有些人还会感受到被称为偏头痛先兆的感觉功能障碍——如幻觉,畏光以及其他症状。Kevin Brennan及其同事发现,酪蛋白激酶改变多种脑蛋白活性的方式可能会产生偏头痛。研究人员对一个有偏

Nature Genetics:偏头痛遗传根源

英美等国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首次确认了5个与偏头痛有关的基因区域,这将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偏头痛的病因,进而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由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完成了一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偏头痛研究项目,通过对近12万个样本进行对比研究,最终确认了12个与偏头痛易感性有关的基因区域,其中5个基因区域为最新发现。这些基因区域中的基因

IHC 2013:有先兆偏头痛:卒中危险因素新发现

在2013年国际头痛会议(IHC)上公布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有先兆偏头痛和收缩压升高、肥胖以及吸烟一样,是一个很强的卒中危险因素。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者Tobias Kurth教授是法国波尔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神经流行病学研究部主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兼职副教授,马萨诸塞洲波士顿预防医学科学院助理流行病学家。 Tobias Kurth教授说,“我们将有先兆偏头痛和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

Neurolog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升高有望用于慢性偏头痛诊断

西班牙一项研究表明,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升高有望成为诊断慢性偏头痛(CM)的标志物。论文8月23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病学》(Neurology)。 此项研究共纳入103例CM女性患者、31例女性健康匹配对照者、43例发作性偏头痛(EM)患者以及14例发作性丛集性头痛患者。在偏头痛未发作并且前一天未应用对症药物时,从右肘前静脉采集血样,通过ELISA测定CGRP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