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ancer:实体瘤是如何克服厌氧环境促进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

2017-09-01 MedSci MedSci原创

为了克服实体肿瘤内部的缺氧微环境,肿瘤细胞会分泌含有大量的非编码RNA的外泌体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然而,缺氧环境下肿瘤细胞分泌外泌体的确切机制尚未明了。本研究旨在探究缺氧环境是否可通过促进膀胱癌细胞分泌富含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抗原1 (lncRNA-UCA1)的外泌体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进展。研究人员选择lncRNA-UCA1高表达的膀胱癌5637细胞作为外泌体生成的细胞,以及lncRNA-U

为了克服实体肿瘤内部的缺氧微环境,肿瘤细胞会分泌含有大量的非编码RNA的外泌体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然而,缺氧环境下肿瘤细胞分泌外泌体的确切机制尚未明了。本研究旨在探究缺氧环境是否可通过促进膀胱癌细胞分泌富含长链非编码RNA尿路上皮癌抗原1 (lncRNA-UCA1)的外泌体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进展。

研究人员选择lncRNA-UCA1高表达的膀胱癌5637细胞作为外泌体生成的细胞,以及lncRNA-UCA1低表达的膀胱癌UMUC2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提取常氧或缺氧环境下5637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跟踪分析和Western印迹分析鉴定。将这些外泌体与UMUC2细胞共培养以评估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进一步通过异种移植模型探究缺氧5637细胞分泌的外泌体lncRNA-UCA1的作用。评估血清来源的外泌体lncRNA-UCA1作为膀胱癌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结果发现,缺氧5637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且缺氧的外泌体RNAs可被3种膀胱癌细胞株内化。重要的是,缺氧5637细胞分泌lncRNA-UCA1。与常氧外泌体相比,缺氧5637细胞分泌的外泌体lncRNA-UCA1的表达水平较高。此外,在体体内外,缺氧外泌体lncRNA-UCA1可通过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进展。膀胱癌患者血清来源的外泌体lncRNA-UCA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缺氧的膀胱癌细胞可通过分泌富含lncRNA-UCA1的外泌体来改变肿瘤微环境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人血清来源的外泌体lncRNA-UCA1或可作为膀胱癌的诊断标志物。

原始出处:


Mei Xue, Wei Chen, et al., Hypoxic exosomes facilitate bladder tum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ransferring long non-coding RNA-UCA1. Mol Cancer. 2017; 16: 143. Published online 2017 Aug 25. doi: 10.1186/s12943-017-0714-8.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09-02 changjiu

    学习了.谢谢

    0

  2. 2017-09-01 luominglian113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Nature:肿瘤微环境也能诊断癌症了

肿瘤早期诊断无疑对于治疗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影响,越早作出诊断,就能越早开始治疗,疗效往往更好。早期诊断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检测血液中是否有肿瘤特征的生物标记物,另一种是使用分子成像技术希望能够找到肿瘤的确切位置和大小。不过,目前这两种技术均面临一些困难,还没有真正达到早期准确诊断肿瘤的目的。对于这两种技术来说,现有的手段对肿瘤的敏感度都还欠缺。这两种技术的“信噪比”,在这里称为肿瘤 / 正常组织

Adv Funct Mater:配位聚合物包裹的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用于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癌症诊疗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探索,科学家发现在肿瘤细胞快速的增殖过程中,产生微酸以及乏氧的肿瘤微环境,由此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化疗、放疗等耐受性。因此设计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诊疗制剂将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策略。金属有机骨架结构(MOF)和配位聚合物纳米材料(NCP)是一种通过金属离子或团簇与有机多齿配体自组装而形成的复合材料,近些年逐渐在生物医学领域上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它们不仅可直接作为载体,也可以通过利用

STTT:肿瘤干细胞能够产生功能性神经元支持癌症生长

近期,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出版集团旗下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在线发表了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室莫贤明研究组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证实病人胃结直肠癌干细胞能够产生功能性神经元;这些由癌细胞形成的神经元参与构成癌旁和癌组织内的神经节,支持癌症生长;团队初步在肺癌干细胞中得到相同的结果。以博士生陆然和范川文博士为

Nat Rev Immunol:上海仁济医院团队发现死亡肿瘤细胞或助肿瘤

2017年5月8日,国际免疫学最权威杂志《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IF=39.416)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夏强教授团队撰写的题为“Immunosuppressive cell death in cancer”的论文(correspondence),该论文大胆提出肿瘤免疫新观点,即死亡肿瘤细胞可能会协助肿瘤“卷土重来”。

Nature:生存时间延长67%!科学家瞄准肿瘤微环境,找到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关键基因!

终于,在克利夫兰诊所Jeremy Rich教授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一种体内筛选抗肿瘤药物靶点的新方法诞生了! Rich教授是胶质母细胞瘤领域的专家,可是对于这种侵袭性极强,中位生存期只有15个月,5年生存率在6%左右,被称为「癌症之王」的癌症,他也束手无策。 在Rich教授看来,这可能是研究的方法出了问题。 「传统药物研发是从体外培养癌细胞开始的,然后做高通量筛选。」Rich教授在论文中表

Oncotarget:结直肠癌细胞通过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帮助肿瘤侵袭和转移

结直肠癌癌肿只限于肠壁者的一般预后较好,而浸润到肠外者预后较差,癌瘤浸润广泛、有转移者或有并发症者预后不良。肿瘤血管通常缺乏平滑肌层,这种不稳定性有利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因此肿瘤微环境对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