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urg:如何处理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

2016-06-04 MedSci MedSci原创

目前,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主要是血管内栓塞、显微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放疗(SRS)和随访观察等几种手段的综合治疗。对于高级别的,即Spetzler-Martin分级在III至V级的AVM,其体积大、部位深或累及功能区,单纯手术切除风险很大。单次SRS的总放射剂量低,不适合用于高级别AVM。体积分割SRS(VS-SRS)将AVM畸形团分割为2-3个部分进行放疗,可以达到更高的放射剂量,但治愈率

目前,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主要是血管内栓塞、显微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放疗(SRS)和随访观察等几种手段的综合治疗。对于高级别的,即Spetzler-Martin分级在III至V级的AVM,其体积大、部位深或累及功能区,单纯手术切除风险很大。单次SRS的总放射剂量低,不适合用于高级别AVM。体积分割SRS(VS-SRS)将AVM畸形团分割为2-3个部分进行放疗,可以达到更高的放射剂量,但治愈率仍不理想。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外科的Adib A. Abla团队提出VS-SRS结合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案,结果发表在2015年2月的《J Neurosurg》上。

作者搜集自1992年至2012年间接受VS-SRS治疗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Spetzler-Martin分级、补充Spetzler-Martin分级和改良Rankin评分(mRS)。AVM患者在治疗前均在由神经内外科医生、神经介入医生、放射肿瘤科医生和gamma刀技术员组成的多学科会议上进行讨论,对于不适合手术切除的高级别AVM,首先采用VS-SRS治疗。每次放疗靶标的体积小于8-10cm3,剂量大于17Gy,前后次放疗间隔3-6个月;放疗结束后12个月行MRI扫描,36个月行DSA检查。如果患者的Spetzler-Martin分级显著下降,则安排进一步手术切除术(图1)。

图1. III至V级AVM患者治疗流程图。Embo=栓塞;S-M=Spetzler-Martin评分。

在74例患者中, 8例(10.8%)获得治愈,50例(67.6%)未见明显疗效,16例(21.6%)进一步接受显微手术治疗。该16例患者平均年龄25岁;其中10例女性,6例男性;4例患者以AVM破裂出血为首发症状。在2~5次,平均2.7次的VS-SRS治疗之后,患者Spetzler-Martin分级、补充Spetzler-Martin分级和AVM平均直径分别由术前的4.0级、7.1级和5.0cm下降至2.5级、5.6级和3.0cm。其中,14例Spetzler-Martin分级等于或低于III级,13例补充Spetzler-Martin分级等于或低于6级,达到适合手术切除的指征(图2)。

20150421-3-2.jpg

图2. 16名患者AVM的具体分布位置。

从VS-SRS治疗至显微手术切除的间隔时间为0.5-18.7年,平均5.7年。在此期间,4例患者AVM出血而接受手术,6例在手术切除前接受介入栓塞治疗。最终,1例因AVM位于感觉性语言中枢未全切除,其余15例(93.8%)均获得AVM全切除(图3)。

20150421-3-3.jpg

图3. 16例AVM患者VS-SRS前、手术切除前和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影像学评估结果。

患者在VS-SRS前、手术切除前和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平均mRS评分分别为1.2、2.3和2.2分。随访时间0.5-19.5年,平均为6.9年。其中,10例患者(62.5%)mRS评分0-1分,属良好;4例mRS 3分,属不佳,其中1例在VS-SRS治疗后病情加重,1例在VS-SRS起效期间AVM破裂出血,1例AVM位于运动区手术后症状加重,1例手术后2天并发迟发性静脉栓塞导致病情加重;2例患者死亡(12.5%),其中1例为AVM位于额叶运动区,在VS-SRS治疗后第6个月破裂再出血,虽经去骨瓣减压和AVM切除,仍死亡;另1例在VS-SRS后出现窦旁静脉狭窄和堵塞,导致严重的半球水肿,死亡。

表1. VS-SRS结合手术切除组与单纯VS-SRS高级别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

20150421-3-4.jpg

综上所述,VS-SRS可以降低AVM等级,从而致使高级别AVM转化为可手术切除的低级别AVM。因此,VS-SRS结合手术切除可以提高高级别AVM的治愈率,但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待大样本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原始出处:

Abla AA, Rutledge WC, Seymour ZA, Guo D, Kim H, Gupta N, Sneed PK, Barani IJ, Larson D, McDermott MW, Lawton MT. A treatment paradigm for high-grade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volume-staged radiosurgical downgrading followed by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J Neurosurg. 2015 Feb;122(2):419-32. doi: 10.3171/2014.10.JNS1424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04-19 fusion
  2. 2016-10-13 ylzr123

    好文值得点赞!继续关注学习。

    0

  3. 2016-06-23 微分

    进一步证实

    0

  4. 2016-06-06 zhouqu_8

相关资讯

药物治疗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明显优于有创手术(ARUBA试验)

  多国联合研究(ARUBA)中期结果表明,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AVM)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有创治疗。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NINDS)宣布提前终止试验,停止招募新患者,现有患者按原定计划随访。   该中期分析纳入先期224例患者,随机接受药物或有创治疗。药物治疗针对头痛或癫痫发作等症状;有创治疗包括血管内介入、放射治疗或开放性手术,单独或联合应用。两治疗组均根据医师的判断对每例患者进行

Lancet:未破裂的脑动静脉畸形仅药物治疗就足够了吗?(ARUBA试验)

背景: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进行预防性根治的临床获益仍存在争议。ARUBA是一项随机试验,旨在比较这些患者接受单一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介入治疗,对死亡和症状性脑卒中风险的影响。 方法:在九个国家共39个临床中心招募的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成年患者(18岁以上),被随机分配至药物联合介入治疗组(介入治疗包括神经外科手术、血管栓塞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单用或联用)、药物治疗组(如果有需要,则针对神经

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策略和技巧

由于缺乏理想的栓塞材料,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愈率一直较低。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有粘管的危险性,不能长时间注射,因此对于大型脑AVM栓塞疗效很不理想。 近年来,新型液态栓塞剂Onyx应用于临床,使脑AVM的栓塞疗效明显提高。Onyx不易与微导管粘连,可以长时间缓慢注射,且弥散性和可控性较好。使用Onyx血管内栓塞治疗目前巳是国内外治疗大型脑AVMW或缺的重雖施之一。

JAMA:未破裂的脑动静脉畸形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后的转归

对于未破裂的脑动静脉畸形(bAVMs),由于缺乏长期的比较数据,保守治疗是否优于介入治疗尚不清楚。来自英国爱丁堡市爱丁堡大学临床脑科学中心临床神经分部的鲁斯塔姆·阿勒沙希·萨洛曼等博士考察比较了bAVMs保守治疗与介入治疗的长期转归。 设计、场所和参与者 对204名年龄≥16岁的居民进行了基于人群的起始队列研究,他们均于1999-2003年或2006-2010年期间首次被确诊为未破裂的bAV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