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新发短暂性脑缺血或轻微脑梗塞与7日后再损伤

2017-05-14 zhangfan MedSci原创

有30%的急性局灶性灌注加权成像病变在发病1周后会造成次生病变,对这类患者应加强监护减少次生疾病的危害

近日研究人员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轻微脑梗塞(BI)第一时间急性灌注加权成像(PWI)病变与1周后系统MRI检测的新BI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研究参与者为发病24小时内的TIA或BI神经功能缺损的,未接受任何治疗(溶栓、取栓术)的患者,患者在研究开始时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1周后进行流体衰减反转恢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FLAIR)/DWI。通过基线以及随后的MRIs比较确定新的梗塞发生及发生位置。

研究招募64位患者,平均ABCD2得分4份,发病到基线MRI平均时间5小时,随访MRI平均时间6天。MRI显示有38名患者存在DWI和(或)PWI确证的急性缺血性病变,有9名(14%) 患者1周后随访发现新的梗塞梗塞发生,除了1名患者之外,所有新的新发梗塞均发生在急性PWI病变的相同位置。

研究认为,有30%的急性局灶性灌注加权成像病变在发病1周后会造成次生病变,对这类患者应加强监护减少次生疾病的危害。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eurology:成人卒中识别量表不适用于儿童

目的:评估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PSS)和急诊室卒中识别(ROSIER)工具对急诊科(ED)儿童脑发作的症状的区分情况。方法:回顾性的应用ROSIER和CPSS工具评估2003到2010间的101个卒中儿童,并且从2009到2010年,前瞻性的应用于279例对照组儿童。CPSS阳性为≥1阳性体征(面/不对称的肢体无力、言语障碍),ROSIER阳性为得分≥1。评估这两种工具和患者真实状态之间的准确

Neurology:年轻脑缺血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

目的:为了研究年轻卒中患者复发性心脏、动脉和静脉事件的长期风险,以及不同病因亚组间,这些风险的不同。方法:研究人群包括来自赫尔辛基卒中登记记录(HYSR)的15-49岁缺血性脑卒中(1994-2007年)患者970例。研究者从芬兰护理登记和统计记录中获得直到2012年的随访数据。应用生命表分析累积15年的风险,Cox回归分析得出基于HR的相对风险(RR)和相应的置信区间(CI)。结果:在中位数为1

Stroke:脑白质变性和隐匿性脑卒中与脑出血风险增加相关

背景:研究者调查两种老年隐匿性脑血管疾病患者MRI上的标记,即白质高信号(WMH)体积和隐匿性脑梗塞一般人群缺血性卒中和脑出血(ICH)的长期风险。方法:参与者是来自第戎研究中65岁以上的1731名患者。研究者研究研究了WMH体积和脑梗塞,缺血性卒中的整体发病率,卒中亚型及脑出血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总WMHs,脑室周围白质WMHs及深WMHs与脑出血发生相关。广泛的脑室周围白质WMH体积与缺血性

Stroke:脑缺血后进行的miRNAs全基因组揭示再灌注相关的miRNA簇有哪些?

循环中改变的miRNA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相关,但与脑出血无关,意味着可以作为急性期再灌注的一个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再灌注诱导的位于X染色体内血清素受体HTR2C内含子中的miR-1264/1298/448集群的病理生理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调查。

J NEUROSCI:脑科学研究院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脑卒中、心搏骤停、大型心脏手术等都会引起脑缺血,从而引起脑内神经元的损伤、死亡以及脑功能障碍。寻找降低神经损伤、促进神经保护的有效途径,是脑缺血临床治疗研究的首要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是脑内含量最多的一类细胞,在脑缺血后具有神经保护和加重神经损伤的双重潜能。因此,探索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规律,对于寻找有效途径,调动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抑制其对神经元的损伤非常重要。陈献华副教授带领她的

JASN:血液透析期间低血压与脑缺血有啥关系?

这项预试验的结果表明血液透析性脑缺血发生频繁,并不能从血压变化中轻易发现和预测,但其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