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非肺静脉触发灶常见部位为上腔静脉

2013-12-11 晓静 整理 医学论坛网

陈红武、陈明龙和杨兵等回顾性分析了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消融的长期随访结果。结果表明,非肺静脉触发灶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常见部位为上腔静脉,是肺静脉前庭隔离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2013年第11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86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48例。年龄27~73(52.3±10.2)岁,阵发性房颤的病史为(64.4±58.1)月。26

陈红武、陈明龙和杨兵等回顾性分析了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消融的长期随访结果。结果表明,非肺静脉触发灶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常见部位为上腔静脉,是肺静脉前庭隔离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2013年第11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86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48例。年龄27~73(52.3±10.2)岁,阵发性房颤的病史为(64.4±58.1)月。26例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3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例术前发生脑栓塞。入选患者的左心房直径(36.3±4.5)mm,左心室射血分数(63.2±5.2)%。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肺静脉前庭隔离术达到肺静脉左房电学隔离;术后常规程序刺激诱发,若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或者非肺静脉触发灶,同时消融。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中均记录到触发灶触发房颤,肺静脉触发59例(组Ⅰ),非肺静脉触发灶27例(组Ⅱ),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消融过程中明确12例非肺静脉触发灶,1例位于左心房顶部,11例起源于上腔静脉。平均随访(37.1±10.4)月,首次消融术后,组Ⅰ中20.3%患者复发房颤,与组Ⅱ相比,复发率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Ⅱ55.5%,P=0.001)。两组患者平均消融次数亦存在明显的差异[组Ⅰ(1.1±0.4)次比组Ⅱ (1.7±0.8)次;P<0.001]。组Ⅱ中,二次消融的15例患者,11例左侧肺静脉传导恢复,8例右侧肺静脉传导恢复,再次隔离后,共诱导出15处房颤触发灶,2例为肺静脉,13例位于肺静脉之外,11例为上腔静脉,2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二次术后仍有3例复发,其中2例3次手术,触发灶分别位于左房间隔与冠状静脉窦,1例患者4次手术,触发灶位于左心房后壁。
 
    论文标题:阵发性心房颤动非肺静脉触发灶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随访

作者:晓静 整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CE :导管消融可用于长期透析伴阵发性房颤患者

  房颤在长期透析患者中十分常见,有报道显示13%-27%的长期透析患者合并房颤,而且合并房颤者的死亡率显着高于不合并房颤者。在临床实践中,一旦在透析过程中发作快心室率房颤,往往需要调整血透模式,甚至因为血流动力学异常和严重的心悸症状而停止血透。另外由于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需要经过肾脏排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慢性透析合并房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明显降低,因此这些患者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导管

NEJM述评:导管消融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合理策略

房颤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不齐形式,患者80岁时的发生风险超过20%。房颤与心脏衰竭,中风,以及死亡率增加相关,随机试验显示旨在维持窦性心律(sinus rhythm)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能改善患者转归。近来,研究者将注意力转移到导管消融方向。一项小型,随机试验选择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入组,发现导管消融疗法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虽然有关生存率和死亡率的受益尚需证实

HRS 2013:治疗阵发性房颤复发 重复环肺静脉电隔离或优于药物

  第34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HRS 2013) 公布的一项随机试验显示,重复环肺静脉电隔离(PVI)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研究进一步表明,AAD治疗阵发性房颤复发作用微乎其微,并可能延误而使房颤病情恶化。   指南并不支持任何一种治疗策略用于阵发性房颤复发。有的患者选择重复PVI,有的选择AAD治疗,因此临床上以患者的选择优先。   该研

HRS 2013:医生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口服抗凝治疗处方不足

  第34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HRS 2013) 公布的一项报告表明,尽管具有相似的血栓栓塞风险,但心内科医生为阵发性房颤患者开具口服抗凝治疗的可能性显著低于持续性房颤患者。而指南推荐,无论房颤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均应给予口服抗凝治疗。   此项研究共纳入62018例CHADS2评分>2的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分别占75%和25%。结果显示,与持续性房颤患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