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Infect Dis:降钙素原可作为脓毒症的诊断标志物

2014-04-02 佚名 dxy

降钙素原是一个可确认细菌感染的标志物。为评估降钙素原在诊断危重患者脓毒症上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德国耶拿大学的Peter Schlattmann教授等做了一项研究,发现降钙素原可作为病危患者中脓毒症的诊断标志物。该研究在线发表在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 研究搜索了各大数据库上2012年12月21日之前所有的资料,并列出了确认的原始研究。这些研究涵盖了以英语、德语或

降钙素原是一个可确认细菌感染的标志物。为评估降钙素原在诊断危重患者脓毒症上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德国耶拿大学的Peter Schlattmann教授等做了一项研究,发现降钙素原可作为病危患者中脓毒症的诊断标志物。该研究在线发表在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

研究搜索了各大数据库上2012年12月21日之前所有的资料,并列出了确认的原始研究。这些研究涵盖了以英语、德语或法语的研究,且都致力于探究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者(包括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性休克患者)和非感染性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患者之间的差异。

研究排除了健康者、可能没有感染的患者以及<28天龄的婴儿。2个独立的研究者提取了患者及研究的特征,并消除了差异。研究人员计算了个体及合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I2检验异质性,并用Meta回归探究异质性的来源。

研究收回了3487份报告,其中30份满足入选标准,涉及了3244例患者。双变量分析生成的平均敏感性为0.77,特异性为0·7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研究的异质性高(I2=96%)。所有的亚组包括人群、准许类别、采用的试验、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参照标准的描写和掩盖都不是产生异质性的原因。

研究结果认为,降钙素原是危重患者中早期诊断脓毒症的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然而,必须谨慎地从病史、体格检查和微生物评估上来阐释试验结果。

然而弗赖堡大学医学中心的Michael Osthoff 和 Damon Eisen对此研究结论提出质疑,认为还需要一系列的试验,并提供了建议的治疗决策。

本研究作者认为,先前的关于降钙素原量在患有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诊断准确性的综合分析受筛选人群的限制,并因定义脓毒症的金标准而有所偏差。

重症病房患者的降钙素原浓度比初始浓度更有意义,也应考虑到其比其他背景中的临界范围要高。然而,反对任何生物标记指导性方法来开始败血症中的治疗。治疗决策和疗效分析并不是上述研究的最终目的。

作者还进行了另一个含7个研究的系统分析,其中涉及了1075名严重败血症患者,旨在通过与标准疗法相比探究降钙素原指导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降钙素浓度原可能有助于指导抗菌治疗中减少抗菌治疗疗程,而死亡率却无明显上升。

原始出处:

Wacker C1, Prkno A, Brunkhorst FM, Schlattmann P.Procalcitonin as a diagnostic marker for sep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Lancet Infect Dis. 2013 May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03-14 laymankey

    感谢分享一下!

    0

  2. 2015-06-25 jjzouyan

    应该加入

    0

相关资讯

脓毒症合并肝损伤预后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项研究表明,脓毒症病人相关肝损伤发生率较高,合并肝功能异常的脓毒症病人预后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高,以胆红素升高为表现的脓毒症病人肝功能恢复率低。该论文发表在2012年第11期《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治150例脓毒症病人的资料,其中49例(32.7%)于诊断脓毒症后的

J NEUROL NEUROSUR PS:罹患脓毒症可致永久认知及脑功能损害

  一项多国联合研究显示,对于从重症监护病房(ICU)出院的患者,无论其是否罹患脓毒症,均可出现多个脑区永久性认知功能损害及非特异性脑功能障碍。与健康对照相比,脓毒症幸存者常出现左侧海马萎缩。医生应对ICU患者进行神经保护治疗,避免发生持久的脑功能改变。论文将发表于《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与精神病学杂志》[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nb

瞿洪平:脓毒症液体复苏:宜“早”“足”“湿”

脓毒症患者需要液体复苏,但大量液体输入有液体蓄积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于是,面对脓毒症患者,是否补液?怎么补液?补多少?补什么?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需要慎重思量的问题。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七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上,举办了两场辩论,分别就脓毒症是否需要液体复苏,以及复苏时是否用胶体进行了讨论。在脓毒症早期,足量的液体复苏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之后的液体需求及进一步脏器损伤,而并不显著

JAMA:羟乙基淀粉不能为脓毒症患者带来益处

丹麦和瑞士学者检索循证医学图书馆、MEDLINE等数据库,对2012年9月前发表的比较羟乙基淀粉(HES)130/0.38-0.45 和晶体液或人白蛋白对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和安全性的9 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涉及345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晶体液或白蛋白相比,使用HES130/0.38-0.45 对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增加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和红细胞输注风险,且出现严重不良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的新认识

急性肾损伤(AKI)可表现为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功能急剧下降,是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临床重症。按照AKI的RIFLE'危险(Risk)(损伤(Injury)(衰竭(Failure)(丧失(Loss)(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定义,约8%的住院患者、超过50%的危重病患者合并有AKI,而罹患AKI并需要透析干预者占所有危重病患者的5%,其病死率高达30%〜60%。

CDSR:β-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害

   优化治疗脓毒症的抗生素方案势在必行。2014年1月发表在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的系统评价显示,由于全因死亡率并未改变,且显著增加肾毒性的风险,在治疗脓毒症时,不应鼓励在β-内酰胺类药物中添加氨基糖苷类药物, 背景:优化治疗脓毒症的抗生素方案势在必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药治疗相比,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有一定的优势。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