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 | 脂质体伊立替康与拓朴替康治疗成人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开放标签Ⅲ期临床研究

2024-05-18 daikun MedSci原创

该研究比较了脂质体伊立替康和拓扑替康在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一线铂类化疗后进展的SCLC患者中,脂质体伊立替康与拓扑替康的中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当,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肺癌类型,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广泛期或转移性疾病,其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仅为7.2%,一线治疗通常采用含铂化疗方案,但大多数患者在1-2年内复发,二线治疗选择有限,目前仅批准了拓扑替康和卢比克替定两种药物用于二线治疗,拓扑替康是已建立的二线治疗药物,但其抗肿瘤活性有限,并且存在骨髓抑制和血液学毒性,卢比克替定于2020年获得加速批准用于二线治疗,但其随后的三期临床试验未能证明总生存期优于医生选择的治疗,非脂质体伊立替康是SCLC治疗的重要成分,但其半衰期短,活性代谢产物SN-38的暴露时间受限,脂质体伊立替康通过脂质体包裹伊立替康,可以延长其血液循环时间,增加SN-38的暴露,RESILIENT研究是一项II/III期研究,评估了脂质体伊立替康作为SCLC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II期部分结果显示脂质体伊立替康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该研究报告了III期部分,比较了脂质体伊立替康和拓扑替康在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研究纳入了年龄≥18岁、病理确诊为SCLC、在一线铂类化疗后出现进展的患者,要求患者的ECOG评分≤1,预期生存期超过12周,同时,有脑或CNS转移的患者也可以入组,共461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29例接受脂质体伊立替康治疗,232例接受拓扑替康治疗,脂质体伊立替康的剂量为70mg/m2,每2周给药一次,共6周一个疗程,拓扑替康的剂量为1.5mg/m2,连续5天每天给药,每3周为一个疗程,此外,推荐所有接受拓扑替康治疗的患者在每个疗程开始后24小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管理骨髓抑制,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以及安全性,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30天随访,之后进入长期随访,直至死亡、失访、撤回同意或研究结束。

研究结果

脂质体伊立替康组和拓扑替康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7.9个月和8.3个月,两组之间的风险比无统计学差异(HR 1.11, 95% CI 0.90-1.37, p=0.31),根据盲态独立中心审查,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0个月和3.3个月,风险比无统计学差异(HR 0.96, 95% CI 0.77-1.20, p=0.71),脂质体伊立替康组的客观缓解率为44.1%,拓扑替康组为21.6%,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

安全性分析

脂质体伊立替康组中,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0%,最常见的是腹泻(13.7%)、中性粒细胞减少(8.0%)和肺炎(8.0%),拓扑替康组中,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4%,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51.6%)、贫血(30.9%)和白细胞减少(29.1%),脂质体伊立替康组中,10.6%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其中4.9%与治疗相关,拓扑替康组中,10.3%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其中4.0%与治疗相关,脂质体伊立替康组中,8.4%的患者因不良事件死亡,其中1.3%与治疗相关,拓扑替康组中,4.0%的患者因不良事件死亡,其中0.9%与治疗相关,脂质体伊立替康的总体安全性与其已知安全性特征一致,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与拓扑替康相比,脂质体伊立替康显示出更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更低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尤其是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

结论

在一线铂类化疗后进展的SCLC患者中,脂质体伊立替康与拓扑替康的中位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当,尽管总生存期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脂质体伊立替康显示出比拓扑替康更高的客观缓解率,脂质体伊立替康的安全性特征与已知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与拓扑替康相比,脂质体伊立替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包括更低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结果支持脂质体伊立替康在未来联合治疗研究中作为有效化疗药物的应用。

 

原始出处

David R. Spigel et al.,RESILIENT Part 2: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III Study of Liposomal Irinotecan Versus Topotecan in Adults With Relapsed Small Cell Lung.

作者:daiku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绘真约大咖 | 张鹏教授:小细胞肺癌也要做NGS检测及液体活检,为治疗带来更多可能!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极高、异质性很强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肺癌所有病理类型的 15%-20%。

牵强?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小细胞肺癌增益2个月和15天!

这是一款敲锣打鼓宣称走出国门的一款PD-1,包含17个患者的小样本临床试验达到了77%的治疗缓解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是15.6个月。

首例:洛拉替尼成功治疗阿来替尼耐药的ALK阳性转化性小细胞肺癌患者

本文患者罹患ALK融合伴V1180L突变NSCLC,经阿来替尼治疗并耐药后,组织学转化为SCLC,随后接受洛拉替尼治疗并取得缓解。本文首次描述了洛拉替尼治疗SCLC患者的有效性。

中国科研之声 | 王启鸣教授团队探索高效低毒方案,研究成果在顶级医学期刊发表,为广泛期SCLC患者开辟二线治疗新路径

该研究成果为广泛期NSCLC患者的二线及以上治疗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医悦汇对话大咖栏目特邀王启鸣教授对该研究进行解读,马淑香副主任医师进行点评,以供交流!

首个EGFR突变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一线TKI靶药+化疗效果如何?

EGFR突变的SCLC患者多为女性和非吸烟患者,具有与传统SCLC相似的病理和分子特征,具有较长的OS,提示其可能具有积极的预后作用。

Sci Adv:基于cfDNA靶向测序的小细胞肺癌分型方法,可无创预测患者的关键肿瘤特征

文章报告了报一种基于SCLC cfDNA靶向测序的癌症表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