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L MED :嗜睡者脑脊髓液中一物质似安眠药

2012-11-23 科学—转化医学 科学—转化医学

来自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数十名对睡眠具有高需求的成年人脑脊髓液中有一种物质能像安眠药一样起作用。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11月21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这一患者群的一些成员似乎患有一种称作“原发性嗜睡症”的独特的令人丧失能力的睡眠紊乱疾病,其不同于众所周知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 apnea)或发作性睡

来自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数十名对睡眠具有高需求的成年人脑脊髓液中有一种物质能像安眠药一样起作用。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11月21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这一患者群的一些成员似乎患有一种称作“原发性嗜睡症”的独特的令人丧失能力的睡眠紊乱疾病,其不同于众所周知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 apnea)或发作性睡眠症(narcolepsy)等疾病。他们每周的睡眠时间常常超过70个小时,有觉醒困难。当醒着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时间跟彻夜不眠的人相当。嗜睡常常干扰他们的工作或学习,诸如兴奋剂等传统治疗无法缓解。
 
论文的主要作者、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教授、埃默里医疗保健睡眠项目研究主任David Rye博士说:“这些人报告说他们感觉好像在云雾中行走,头脑不清醒。当我们遇到过度嗜睡的患者时,我们通常会认为是由于大脑觉醒系统损伤所致,可采用兴奋剂药物治疗。然而,在这些患者中这种情况更像是试图驱动一辆启动了刹车的汽车。我们的思维需要从推动加速器转变到松开刹车上。”
 
在一项针对7名接受兴奋剂治疗仍然嗜睡超过普通睡眠量的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用氟马西尼(flumazenil)治疗可以让患者恢复清醒,尽管对于7名患者的疗效并不一致。患者的清醒程度是研究人员是通过精神运动警觉试验(the Psychomotor Vigilance Test)测试反应时间而获得评估的。
 
氟马西尼通常在过量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情况下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的麻醉药和镇静药例如地西泮(安定)和唑吡坦。论文中的数据表明患者脑脊液中的睡眠诱导物质不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鉴别这种似乎是由机体产生的神秘的“somnogen”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大脑调控清醒和睡眠等意识状态的机制。
 
“原发性嗜睡症令人丧失能力,且目前对其所知甚少。这项研究是一个突破,确定了这些疾病的病因并设计了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确定这些结果是否能应用于大多数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项目主任Merrill Mitler博士说。
 
研究论文描述了患者的脑脊液(CSF)中包含的一种物质对于大脑化合物γ-氨基丁胺(GABA)的影响。GABA是神经系统重要的抑制性化合物之一。酒精、巴比妥盐和苯二氮卓类都可以促进GABA的效应。在实验室中,相比于对照人群对这些过度睡眠患者GABA受体功能的影响要大两倍。
 
尽管目前对于论文中鉴别的这种GABA促进物质还不了解,Rye和埃默里大学麻醉学助理教授Andrew Jenkins正在设计相应的策略来抑制它。基于它的大小以及对于某些酶的敏感性,它可能是与催产素或hypocretin激素相似的一种肽。Jenkins和同事们也证实这种睡眠诱导物质可以对GABA受体起作用,但是对苯二氮卓类不敏感。
 
“此前的研究表明氟马西尼对于大多数人没有促清醒效应,因此它的这种使让这些极度嗜睡的患者亚群的警觉正常化的能力似乎真的是新颖的,”Rye说。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ci Transl Med:基因疗法能治愈尼古丁成瘾吗?

一项刊登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新的研究报告说,一种抗尼古丁抗体的基因疗法可阻止尼古丁进入脑部,并可能成为一个治疗吸烟成瘾的新的疗法。当吸烟者吸烟的时候,尼古丁会跨经肺部并在几秒钟内进入血流。这种成瘾性的药物会找到其进入脑子的途径并附着在奖励受体之上并引发快感,而这种快感会驱使吸烟者点燃另外一根香烟。科学家们最近一直在探索一种抗尼古丁疫苗的理念,这种疫苗可阻

Sci Transl Med.:MG53蛋白可治疗实验性肌肉萎缩

6月20日,Sci Transl Med杂志报道了一种新的针对细胞膜损伤修复的治疗性蛋白MG53。 mitsugumin53(MG53),是一种肌肉特异性tripartite motif family (TRIM)家族蛋白(该家族蛋白常含三个特定模序结构,分别被称为RING指,B-BOX,和卷曲结构域。它们共同作用结合在细胞不再需要的蛋白质上,将这些蛋白带上泛素标记以便降解),也是一种细胞膜修复

Sci Transl Med:超灵敏稀有细胞检测技术

7月4日,Sci Transl Med杂志报道了一项高灵敏的新型全血内稀有细胞检测技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检测稀有细胞(<100个细胞/毫升全血),并对单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进行定量测量的能力在基础生物医学研究中日益重要。然而,细胞密度低,样本量小,以及需要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净化等限制因素阻碍了这种方法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者制定了一个以微量流体芯片为基础的微型霍尔探测

SCI中文作者常见的7大错误

SCI投稿被拒后杂志社一般会给出具体的拒稿原因,Medsci小编发现很多中文作者的文章都会因为一些相似的问题被拒稿。因此小编总结了中文作者文中常见的7大错误,希望大家能尽量地避免这些错误,给审稿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增加修回的机会。【论文写作中常见错误】1. 以摘要代替前言摘要动辄几百个字,充斥着各种实验方法和数据。有些作者特别喜欢罗列数字,让人看得头晕眼花。而到了正文的前言部分,反倒惜墨如金,几十

七步写出高水平SCI论文 (刘波)

国内比较注重论文数量,一些研究生读博士的时候就能发表不少论文。我在国内读博士的时候也发表不少论文,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后,发现他们的评价标准是他引次数除以论文数量,如果别人不引用,论文数越多平均他引次数反而更小,所以很少有人片面追求数量。这里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讲述一下写出高水平论文的一些建议,相信对正苦于如何发表SCI论文的博士们是有借鉴价值的。1. 研究方向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选择,或者有擅长该方向

如何写好论文的各个不同部分

引言部分:点石成金,阐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提出假说 “引言”必须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让他们明白你工作的来龙去脉。它不必也不应是该领域的全面文献综述—那是综述性论文的事情。相反,它应指出“现有问题”,也就是你的研究问题,从而确立该研究的根据。“引言”还应简要说明你如何着手这个问题,以及你取得的进展。换言之,“引言”应交待清楚:已有哪些相关的工作、为何需要此研究、你做了哪些工作以及你发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