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U18∣肿瘤间质浸润肥大细胞可预测MIBC患者手术预后及辅助化疗反应

2018-03-24 刘铮 肿瘤瞭望

据最新癌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2015年我国新发膀胱癌80500例,包括62100名男性患者和18400女性患者。根据肿瘤浸润深度,膀胱癌主要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较差、术后化疗效果不一,如何预测患者预后,并筛选出对化疗反应最佳的患者人群是膀胱癌临床治疗中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

据最新癌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2015年我国新发膀胱癌80500例,包括62100名男性患者和18400女性患者。根据肿瘤浸润深度,膀胱癌主要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较差、术后化疗效果不一,如何预测患者预后,并筛选出对化疗反应最佳的患者人群是膀胱癌临床治疗中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

随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新一代免疫疗法问世,免疫系统与肿瘤的博弈也逐渐走入研究者的视线。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手段抑制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营造免疫抑制微环境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免疫逃逸也成为了肿瘤的重大标志之一。术后化疗药物也被认为可能通过激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从而发挥抗肿瘤治疗作用。因此从肿瘤免疫角度出发,探索不同免疫细胞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有助于认识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可寻找新的预后预测因子评估患者风险。

近日,第33届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年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在3月19日的膀胱肿瘤免疫调控分会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从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出发,评估了来自两家临床中心的259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并借助国际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进行验证及机制分析,试图寻找新的术后预后及化疗反应预测指标(Poster NO.937)。


结果发现,在259名国内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肿瘤间质浸润的肥大细胞可独立预测患者的总体生存,且肥大细胞浸润数量较少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术后化疗反应性更佳。



进一步分析发现,低浸润的肥大细胞与肿瘤免疫激活密切相关,尤其与发挥抗肿瘤的主要效应性免疫细胞杀伤性T细胞的数量增多有关。浸润的肥大细胞数量减少也可激活免疫杀伤性分子相关的调控通路,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


以上结果表明,基于不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所构建的免疫分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预后及术后化疗反应性,并为认识膀胱癌发生发展机制、为不同免疫分型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探索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与临床证据。

作者:刘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科院肿瘤免疫治疗基础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3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通报开展肿瘤免疫治疗基础研究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Genome Bio:卵巢肿瘤中的RNA结合蛋白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周圣涛课题组于2018年3月16日在开放获取期刊Genome Bi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RNA binding protein SORBS2 suppresses metastatic colonization of ovarian cancer by stabilizing tumor-suppressive immunomodulatory transcrip

NAT COMMUN:Wnt信号通路调节小肠肿瘤发生

许多上皮干细胞群体遵循称为“中性漂移”的随机干细胞分裂模式。据推测,干细胞之间的中性竞争可防止有害突变的获得。

疑似膀胱和盆腔肿瘤 其实是虚惊一场?

一名年轻男性“尿痛伴间断肉眼血尿”,入院诊断为疑似膀胱占位,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膀胱炎性假瘤。更罕见的是另一例:59岁男性因双侧腰部疼痛入院,影像学检查见双肾积水,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术后病理确诊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皆为疑似膀胱和盆腔肿瘤的炎性病变,临床中易造成医生混淆甚至误诊。具体病例中,应如何反应和处置?见以下病例——

EAU18∣三种肿瘤免疫分型预测MIBC预后及术后化疗反应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易发生进展,预后较差;术后化疗虽可部分提升患者术后生存状况,但不同患者对于化疗药物反应不一。对此类患者准确的预后评估以及治疗获益人群筛选是目前临床有待解决的问题。

EAU18∣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分型或可预测MIBC辅助化疗及免疫治疗敏感性

在第33届欧洲泌尿外科年会“Immunopharmacology of bladder cancer””专场中,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叶定伟教授团队汇报了利用“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分型预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辅助化疗及免疫治疗的敏感性”的研究成果(题目:Stromal immunotype predict survival and benefit from adjuvant chemo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