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老年房颤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与卒中发生率的关系

2023-06-1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他汀类药物与AF患者卒中发生率降低相关,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与卒中发生率升高相关,这突出了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在AF中的重要性。

房颤(AF)大大增加了卒中的风险,使卒中预防成为房颤治疗的中心原则。临床指南强调,根据CHA2DS2VASc评分(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岁[2分]、糖尿病、中风[2分]、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和性别[女性]),对卒中风险较高的患者使用华法林或直接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因出血风险较高而不能抗凝的患者可考虑左心耳闭塞。这些方法主要针对AF患者卒中的心脏栓塞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AF患者不良结局的重要因素。对于他汀类药物使用与房颤卒中发生率之间的关联认识有限。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量化他汀类药物使用与AF患者卒中发生率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使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相关管理数据库,对2009年-2019年间诊断为AF年龄≥66岁的患者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人员使用原因特异性风险回归来确定他汀类药物使用与卒中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发了第二个模型,进一步调整在AF诊断前一年有可用测量数据的患者亚群中的脂质水平。两个模型都校正了年龄、性别、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疾病和基线时的P2Y12抑制剂情况,加上抗凝作为时变协变量。

研究人员分析了26659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位年龄为78岁;49%为女性)。142834例(54.6%)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145673例(55.7%)患者在前一年进行过血脂检测。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较低的卒中发生率相关,校正风险比为0.83 (95%CI为0.77-0.88;P<0.001)和0.87 (95%CI为0.78-0.97;P=0.01)。当低密度脂蛋白升高>1.5 mmol/L时,卒中发生率呈近线性增加。

由此可见,他汀类药物与AF患者卒中发生率降低相关,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与卒中发生率升高相关,这突出了血管危险因素治疗在AF中的重要性。

原始出处:

Bisan Shweikialrefaee,et al.Statin Use and Stroke Rate in Older Adul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AHA.2023.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2.02838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23-06-19 146480bem82暂无昵称

    房颤危害大,控制心率,抗凝很重要

    0

相关资讯

JAMA Pediatrics:早产和大于胎龄儿与中年前房颤风险增加有关

早产和LGA与49岁以下房颤风险增加相关,与家庭混杂因素无关。

Cardiovasc Diabetol: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房颤发生率呈U型相关

在没有已知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TyG指数与房颤发病率呈U型相关。女性性别可能是TyG指数与房颤发病率之间相关性一个可调节的因素。

Cardiovasc Diabetol: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并不能预防心衰患者房颤

房颤经常与心力衰竭(HF)同时发生,并增加了更严重事件的风险和治疗的复杂性。SGLT2i可能对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没有预防作用。

ACC 2023 最佳海报:最新研究:在与糖尿病并存的中东地区房颤患者中,临床结果不佳

本研究重点关注与DM相比,携带DM的AF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和一年内的并发症情况。

房颤消融后心律失常复发评估(CAAP-AF)

房颤消融后心律失常复发评估(CAAP-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