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大肠癌远处转移的罪魁祸首:淋巴结…还有呢?

2017-07-16 王强 肿瘤资讯

长久以来的观点认为肿瘤远处转移始于淋巴结转移灶,但在线发表于2017年7月7日Science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在大肠癌来说远处转移也可直接来自肿瘤原发灶。

长久以来的观点认为肿瘤远处转移始于淋巴结转移灶,但在线发表于2017年7月7日Science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在大肠癌来说远处转移也可直接来自肿瘤原发灶。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Naxerova博士对Medscape医学新闻记者解释道,“有两种不同的模式来解释远处转移是如何发生的。第一种认为肿瘤细胞自原发灶进入淋巴结,由此进一步扩散并在其他器官内生长。第二种则认为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可能来自原发灶内不同的种群,原发肿瘤内一部分可能更容易发生肝脏、脑及肺的转移,而另一部分可能更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该研究收集了19例患者的多个部位肿瘤灶、总计239个可供分析的活检样本,其中17例具有肝脏转移。根据对基因组内小的易突变片段、即多聚鸟嘌呤重复序列的分析,探索了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之间的关系,并根据遗传学表现确定肿瘤原发灶内是否有对应转移灶不同来源的特定区域。

作者发现73%的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肿瘤之间多聚鸟嘌呤重复序列长度差距要短于淋巴结转移灶与远处转移灶之间的长度差距。相反,69%的远处转移灶与原发肿瘤之间的这一差距短于远处转移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之间的长度差距。研究者称,“这表明大部分病例中,这两种转移灶可能来自原发肿瘤内的不同亚克隆。”

他们进一步研究了这样的情况:患者的进化树中有一个进化枝表明至少一个淋巴结与至少一个远处转移灶之间具有相同的起源、而二者与原发灶之间无共同起源,这就说明这两种转移灶来自原发灶内的同一亚克隆,或者淋巴结转移导致了远处转移。相反,如果没有符合这一要求的进化枝,则将患者归为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属于不同亚克隆的情况。17例肿瘤中,有35%的淋巴结转移灶和远处转移灶属于同一来源。这也就意味着有65%是属于远处转移与淋巴结转移属于不同亚克隆的情况。

他们还探索了这种肿瘤转移起源的二分法是否会受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所研究的因素中无一与肿瘤转移起源有相关性。研究者在文章中写到,“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转移灶的起源与治疗史之间无相关性”。Naxerova博士进一步补充道,“在我们所观察的大肠癌病例中,大部分并未发现淋巴结是远处转移的播散地,远处转移反而来自原发灶本身。”

该论文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Jain博士评论道,“一般认为淋巴结是远处转移的始发站。不过,大量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早已表明很多恶性肿瘤中淋巴结清扫并未带来生存获益。我们的研究为解开这一谜题提供了直接的第一手遗传学证据。”

Naxerova博士感到他们的研究会很快改变肿瘤医师对大肠癌患者的治疗产生改变。她说道,“我们希望大家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淋巴结相关问题,不要再假定淋巴结是远处转移的始发站、从而认为需要对其进行切除了。”

她同时指出,尽管本研究中的样本数量较少、因此无法得出临床预后方面的差异,但他们也的确观察到具有不同来源转移的患者相比相同来源转移的患者而言,死亡来的更快一些。这表明具有多个转移起源可能是原发肿瘤更具侵袭性的一个极好指标。

该团队目前正进行高达100例患者的更大规模研究,以证实常规转移模式(即原发灶-淋巴结-远处转移)与独特转移模式(即不经淋巴结而直接原发灶-远处转移)者是否具有生存方面的差异。

原始出处:
Naxerova K,Reiter JG,Brachtel E,et al.Origins of lymphatic and distant metastases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Science

作者:王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ure:肿瘤干细胞,野火烧不尽

Lgr5基因的表达对大肠癌细胞的转移,以及转移后的生存都有重要的作用

Ann Surg:纵向检测大肠癌患者炎症标志物的意义

最近的证据表明,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L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LMR)在内的全身炎症反应(SIR)标志物的术前水平具有一定的预后价值。然而,只有寥寥数个研究数据评估了SIR的纵向变化,特别是关于其与外科手术的关联,最佳评估时机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Ann Surg上的研究旨在评估整个围手术期SIR的纵向进程。主要研究了与术前水平相比,NLR或LMR术后的变化是否与

Lancet Oncol:结肠镜检查与大肠癌发病率

结肠镜检查对大多数中危腺瘤患者有益,然而对于结肠镜检查后低风险患者,定期检查的价值目前还不清楚

SCI REP:中国研究者发现HPIP蛋白为治疗大肠癌的潜在有效靶标

发表在《科学报告》上一篇名为HPIP is upregulated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regulates colorectal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invasion的文章,为大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HPIP,全名造血前B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在癌症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具体到大肠癌这种作用

中国研究者发现HPIP蛋白为治疗大肠癌的潜在有效靶标

发表在《科学报告》上一篇名为HPIP is upregulated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regulates colorectal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invasion的文章,为大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专访|傅传刚:大肠癌早发现三个月,多活三十年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小肠主要负责营养吸收,大肠则吸收水分、电解质,形成粪便、排出粪便。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及老龄化的加剧,以上海为例,大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低速度持续上升,但早期诊断比例却不足10%。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市居民最常见恶性肿瘤中,肺癌、大肠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