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肿瘤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

2017-06-20 佚名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胃黏膜活检已成为病理诊断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为了使病理诊断达到更好的一致性,能够准确、科学地为治疗提供参考,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制定了本共识。本共识的出台,可进一步提高胃黏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可靠、合理的病理依据。

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胃黏膜活检已成为病理诊断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为了使病理诊断达到更好的一致性,能够准确、科学地为治疗提供参考,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制定了本共识。本共识的出台,可进一步提高胃黏膜活检标本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可靠、合理的病理依据。

临床进行胃黏膜活检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病变并明确病变性质,而准确的病理诊断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做出精确的治疗。该共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胃炎的分类和分级:悉尼系统修正版》、《日本胃癌分类》和《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2010版)》的基础上补充了最新的研究证据,对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共识主要从以下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1)关于内镜下活检的建议。(2)关于病理取材、切片和染色的建议。(3)关于胃炎病理诊断的建议:胃炎发病迅速,病理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对于最常见的慢性胃炎,需评估组织学变化,组织学改变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级。病理诊断要报告每个部位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情况。(4)关于胃上皮性肿瘤及其前驱病变的分类和诊断建议。

原始出处:
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消化病理学组筹备组.慢性胃炎及上皮性肿瘤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共识.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 46(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7-11-08 baoya
  2. 2017-06-22 虈亣靌

    值得推荐一下

    0

  3. 2017-06-22 smlt2008

相关资讯

Lancet:幽门螺杆菌的新疗法,杀菌率九成以上

  台大医院研究团队发现,清除导致多种胃病的“幽门螺杆菌”,采取两段式服药的“序列疗法”治疗效果,比传统的“三合一疗法”效果更好,杀菌率最高可到94%以上;这项研究不但改写幽门螺杆菌治疗准则,对于胃病的防治也有重要的贡献,有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今年11月份的国际顶尖医学期刊Lancet上。   由台大医院医疗团队率领的幽门螺杆菌大规模试验研究,共在台大、荣总、马偕、义大医院等6所医学中心收案900

权威医学科普:胃炎到胃癌有4步,这样做阻断癌变!

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迅速转变成癌细胞,从最开始的胃炎演变到最后的胃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近5年来,我国19~35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胃癌防治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健康焦点。据医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每年新增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然而,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迅速转变成癌细胞,从最开始的胃炎演变到最后的胃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胃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