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肠道微生物导致了严重的营养不良

2014-05-04 EurekAlert!中文 EurekAlert!中文

一则对马拉维的年幼双胞胎的研究揭示,一种叫做夸休可尔症(kwashiorkor)的严重、急性形式的营养不良与某些肠道细菌有关,而不是仅仅与营养有关。这些结果表明,对世界上某些营养不良的儿童来说,仅仅让他们摄入更多的卡路里将不足以让他们变得健康。更令人乐观的是,在一则相关的《观点栏目》中,David Relman写道,这些发现“带来了希望,即通过理解肠道微生物群在营养不足中所扮演的作用,我们可以设计

一则对马拉维的年幼双胞胎的研究揭示,一种叫做夸休可尔症(kwashiorkor)的严重、急性形式的营养不良与某些肠道细菌有关,而不是仅仅与营养有关。这些结果表明,对世界上某些营养不良的儿童来说,仅仅让他们摄入更多的卡路里将不足以让他们变得健康。更令人乐观的是,在一则相关的《观点栏目》中,David Relman写道,这些发现“带来了希望,即通过理解肠道微生物群在营养不足中所扮演的作用,我们可以设计新的受到生态学启发的策略来纠正这一问题。”

不幸的是,营养不良在马拉维是常见的,而夸休可尔症的病儿除了消瘦外还会有水肿、肝损害、皮肤溃疡及厌食症等问题。Michelle Smith及其同事对马拉维的317对双胞胎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时间为双胞胎长到3岁以前的这段时间。在这一时期中,有一半的双胞胎保持着良好的营养状态,而在其他的双胞胎中,他们中有一人或两人出现了夸休可尔症。患有该疾患的孩子及他们的双胞胎按照标准护理给予了以花生为基础的治疗性食疗。对他们肠道微生物群的随着时间推移而做的研究揭示,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微生物概貌,而该微生物概貌在治疗过程中会日趋与营养状态良好的孩子的微生物概貌相似。然而,当治疗停止时,其微生物组合会回复至其较早前的状态。为了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人员将每位健康及患病双胞胎的粪便菌群转移到无菌小鼠的体内。那些接受了夸休可尔症双胞胎肠道微菌群的小鼠会像有这种肠道微菌群的人类一样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尽管夸休可尔症患者的肠道微菌群一般在饮食治疗时会成熟,但它会在恢复当地村庄饮食时又回复到夸休可尔症时的状态。代谢概貌的变化及异常硫代谢的迹象伴随着这些微生物组成的改变。

原始出处

Smith MI1, Yatsunenko T, Manary MJ, Trehan I, Mkakosya R, Cheng J, Kau AL, Rich SS, Concannon P, Mychaleckyj JC, Liu J, Houpt E, Li JV, Holmes E, Nicholson J, Knights D, Ursell LK, Knight R, Gordon JI.Gut microbiomes of Malawian twin pairs discordant for kwashiorkor.Science. 2013 Feb 1

作者:EurekAlert!中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Med:肠道微生物可能是动脉阻塞重要原因

瘦牛排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都较低,同时富含蛋白质,其品质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但是牛排吃多了依然能够罹患心脏病。研究人员如今把责任推到了人体肠道中的一种细菌头上——这种细菌能把在牛肉中发现的一种普通营养物质转化为一种化合物,而后者恰好能够加快斑块在动脉内的积聚。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4月7日出版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这篇论文的作者、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

Sci Transl Med:胃分流术或可改变肠道微生物

刊登在国际杂志Sci Transl Med上的一篇在小鼠中进行的一项新的研究报道中指出,胃分流术会改变肠道的微生物构成,而这些变化可能是手术后病人体重快速下降的原因。探索胃分流术后造成体重丧失的基础机制可能会帮助研究人员找出替代该手术的非外科疗法。Alice Liou及其同事观察到在手术后人类及大鼠肠道中2组微生物丰度的改变,即像大肠杆菌这样的变形杆菌及疣微菌目的改变。这些细菌在正常人和啮齿动物中

Science:人类肠道微生物改变了小鼠的代谢

据一项新的研究披露,接受来自胖人肠道细菌的无菌小鼠会比给予来自瘦人肠道细菌的小鼠增加更多的体重并积累更多的脂肪。这一发现——它证明了身体与代谢特征可通过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传播——由该类啮齿动物的饮食所决定,而有关的研究人员提出,它可能代表了朝着研发个性化、基于益生菌的肥胖症疗法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J Natl Cancer Inst.:肠道微生物组降低与结肠癌有关

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文章称,人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与结肠癌相关。 在肠道微生物与结肠癌相关性问题上,基础研究与流行病学研究结论向左。所以该问题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结论。 纽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Jiyoung Ahn博士收集了47位结肠癌病人和94位性别,身高体重指数都与病人相吻合的正常人的排泄物,并从中提取了DNA。接下

Nat Rev Endocrinol:肠道微生物改变是T1DM发病关键因素

发表在Diabetes上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肠道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差异(而非细菌多样性)是导致早期1型糖尿病(T1DM)发病的关键因素。 来自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研究人员从BABYDIET研究298名儿童的粪便样本中收集了早期肠道微生物,每3个月收集一次,持续3年。采用16s rRNA基因深度测序对微生物进行分析,并对22名后期发生胰岛细胞自身免疫现象(T1DM潜伏期指标)的儿童和匹配的对照者进

PNAS:肠道微生物群信号可能调控血压

一项研究发现,通过对两个主要的短链脂肪酸(SCFAs)受体——嗅觉受体78 (Olfr78)和Gpr41起作用,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可能在调控血压方面起到作用。 Jennifer L. Pluznick及其同事发现,Olfr78在肾脏中表达,并且会响应短链脂肪酸(SCFAs),特别是响应丙酸盐,而介导肾素分泌。当给小鼠提供丙酸盐的时候,它们的血压会出现幅度大而迅速的基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