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率先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组图谱

2017-03-08 佚名 中国新闻网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7日公布,其医学院研究人员率先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组图谱,这是在全球已公布的研究中,首个有系统地进行鼻咽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的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7日公布,其医学院研究人员率先成功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组图谱,这是在全球已公布的研究中,首个有系统地进行鼻咽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的研究。

研究人员指出,鼻咽癌患者大多涉及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Virus),中大医学院于2015至16年间分析了超过100名感染EB病毒的鼻咽癌患者肿瘤样本。


中大医学院病理解剖及细胞学系教授罗国炜表示,是次研究发现了更多基因变异及结构变异的数据,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免疫治疗或标靶治疗在不同病人身上,会有相异的临床反应;同时也有助于医生评估病人接受特定治疗的预后情况。

研究还发现多种助长鼻咽癌肿瘤生长的新基因特质,例如负责调节细胞发炎机制“NF-κB通道”的蛋白若出现基因突变,便会使得细胞扩散、复制及增长,进而会引发癌症。新基因特质的发现将有助于发展个人化治疗,从而帮助患者选择合适自己的治疗方式。

数据显示,每年香港的鼻咽癌新症达800宗。由于缺乏早期病征,60%至70%患者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2014年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的数据指出,834名鼻咽癌患者中,约44%达第三期,29.5%为第四期。

56岁的徐先生是其中一位鼻咽癌患者,也参与了是次研究。最初他因为视力减弱并出现重影,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得了鼻咽癌。他说:“当时连走路都看不清,上街都要老婆牵着。”

徐先生表示,当得知这一研究治疗时,“仿佛看到了希望”。他说:“我想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如果没有人愿意参与研究,那这个病就永远不会有下一步的进展,停留在原地,永远都治不好。”徐先生觉得参与这次研究很值得。

经过近10年的治疗后,他的活动能力已基本恢复,并在2010至2017年,每年坚持跑一次全程马拉松。

罗国炜透露,学院正跟英国的大学研发针对“NF-κB通道”的相关抑制性药物,相信会为病人治疗带来新希望。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7-05-31 风的凉快

    现在这种药研发出来了嘛?

    0

  2. 2017-03-15 喜婷

    学习了

    0

  3. 2017-03-08 tofsw

    人类的读音啊

    0

相关资讯

华裔医学家发明“咽喉刷”获世卫肯定

中新社多伦多1月2日电 (记者 徐长安)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吴宪威联合香港研发团队,在过去16年间研究发明用于检测鼻咽癌的咽喉刷,造福鼻咽癌高发的中国岭南人群。这项技术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俗称“广东癌”的鼻咽癌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在广东、香港发病率非常高。“这与生活在这一带的中国人的基因有某种联系”,吴宪威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根据统计显示,中国地区,特别是华南地区的居民,因为

BMC Cancer:广东的一项研究告诉你,哪些家庭吸入剂会增加鼻咽癌风险?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已经表明吸烟会增加鼻咽癌风险,但是其他常见家庭吸入剂是否会导致鼻咽癌风险增加目前仍不明确。因此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究家庭吸入剂如熏香、蚊香、烹饪和木材燃烧的烟雾等对鼻咽癌风险的影响。该研究从鼻咽癌高发区域——中国广东,纳入了1845名鼻咽癌患者和2275名对照组,通过面对面访问获取地理以及所需要的暴露相关数据。研究数据显示,频繁使用熏香与从未使用过的人群相比,鼻咽癌风险

Lancet:中山大学张力教授证实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延长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患者预后较差,且目前并没有针对该疾病的一线化疗方法。本研究对比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患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此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3期临床试验中,纳入中国22家医院的鼻咽癌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关键纳入标准是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为0或1,器官功能良好,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1.1版来测量病变的大小。按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分别接

盘点:鼻咽癌研究进展一览

全世界超过40%的鼻咽癌聚集在中国,尤以广东地区最多。鼻咽癌因而得名“广东瘤”。目前,我国的癌症研究仍然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大部分癌症中,我国医生都是遵循国外的指南,仅有少数的研究能做到“局部突围”。然而,在鼻咽癌这个癌种中,我国学者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日前公布的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中,有一支获奖团队显得有些特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马骏教授所率领的团队,凭借在鼻咽癌

2016ACR适宜性标准——鼻咽癌发布

2016年4月,美国放射学会(ACR)发布了鼻咽癌指南,该指南主要内容包括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评估,鼻咽癌的一般治疗以及各个分期治疗。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   (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2016十大临床研究

开展临床研究可为指南的制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证据,更好地促进临床决策,促进医学发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发出了中国声音。 在过去的2016年,在国际的舞台上,有哪些中国的重磅研究精彩亮相?让我们一同来回眸。 1、黄连素能治不孕症 临床中一直用来治疗痢疾和肠胃炎的黄连素,竟对改善女性生殖功能也“露上一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