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医药院校新增专业加速:中医养生学、健康服务类受宠

2018-09-03 陈卓 澎湃新闻

自我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了“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后,国内一大批中医药院校纷纷开设了新专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统计发现,2015年—2017年,这些新增专业主要集中在中医康复学(5年制,医学)、中医养生学(5年制,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4年制,管理学)等。比如,继2016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率先增设新专业“中医养生学”后,2017

自我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确立了“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后,国内一大批中医药院校纷纷开设了新专业。

澎记者统计发现,2015年—2017年,这些新增专业主要集中在中医康复学(5年制,医学)、中医养生学(5年制,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4年制,管理学)等。

比如,继2016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率先增设新专业“中医养生学”后,2017年就有江西中医药大学等4所中医药院校新设了该专业。

而自2016年开始,共有12所院校新增“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也有4所院校新增“中医康复学”专业。

“过去我们是治疗为主,以疾病为中心,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围绕着中医学这么一个大专业。但是2016年后,卫生体系开始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这与中医以预防为主的‘治未病’理念合辙。”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吴启南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两年兴起的中医康复学、养生学等专业,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此外,“二孩政策”放开后,妇产科、儿科医生出现紧缺。河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新增了“儿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专业。

南京中医药大学今年还新设了中医学(妇产科学)、护理学(助产学)两个专业方向,“这也是省主管部门结合江苏未来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动员我们设置的,感觉到目前中医院产科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还不够。”吴启南说。

记者注意到,面对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前景,医学影像学以及医学信息工程、大数据技术等也是最近几年中医药院校新增较多的专业。不仅中医类院校,南京医科大学今年还专门成立了医学影像学院。

作者:陈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8-09-07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2. 2018-09-04 青龙偃月

    好文章学习了!

    0

  3. 2018-09-04 青龙偃月

    好文章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两部委就近视防治征求意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为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8月2日,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的作用,制定实施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

人民日报:“三伏贴”为啥这么火

厚植中医发展的文化土壤,努力实现中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医“流行”起来,为健康中国助力。

余艳红、于文明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座谈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精神,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引领,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队的定位,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支撑。局长于文明、副局长马建中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4日在国家中医药局、中国中医科学院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中西医并重,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为健康中国建设、造福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召开新闻通气会,对《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近年来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2018年度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工作会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在京召开了2018年度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工作会议。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出席会议并作主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