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究竟是致癌还是防癌?专家这样说

2018-02-02 许啸声 健康报医生频道

口服避孕药有三类较常见: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而最近引起热议的,是短效口服避孕药,也就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优思明、妈富隆、达英-35和美欣乐。


口服避孕药有三类较常见:短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而最近引起热议的,是短效口服避孕药,也就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优思明、妈富隆、达英-35和美欣乐。

短效避孕药除了能避孕外,还有降低卵巢癌发生率的功效。最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显示:避孕药的好处可能并不仅仅如此。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两种癌症的发生率,且和患者是否采取相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无关。这项发表在2018年1月18日《JAMA Oncology》(美国医学会杂志 肿瘤学)上的文章研究发现:服用10年以上避孕药的女性,卵巢癌的发病风险降低了40%。而在调查分析中发现,这种益处在所有的人群中获益率是一致的(包括吸烟和肥胖者)。而对于子宫内膜癌,研究人员发现避孕药对于那些抽烟和肥胖的女性来说获益更大。吸烟妇女口服避孕药时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下降了53%。而肥胖女性获益更大,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降低了64%。

但同时,另一篇文章却似乎揭示了避孕药不为人知的风险,这个结论将能否继续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推到了风口浪尖。

2017年12月7日的《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一篇丹麦全国前瞻队列研究报告显示:使用过或者曾经使用过新型激素避孕药的女性与既往从未使用过的女性相比,乳腺癌风险显著较高,180万女性平均随访10.9年期间发生了11517例乳腺癌。总体增加绝对值为每10万人年13例,或者每7690例使用激素避孕药1年的女性大约发生1例乳腺癌。

短效避孕药避孕最可靠

大部分短效口服避孕药中都含有孕激素和雌激素,如复方口服避孕药。而有些则只含孕激素,如单孕激素避孕药。复方口服避孕药在服用之后,有可能会出现类似怀孕的症状,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怀孕。复方口服避孕药可以暂时阻止卵巢排卵;同时,会使宫颈黏液变稠,令精子难以进入子宫。单孕激素避孕药主要避孕原理是抑制排卵和使宫颈黏液变稠。但是没有雌激素的协同作用,可能导致点滴出血发生率增加。

短效口服避孕药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是目前所有避孕方法中,最可靠的一种。短效口服避孕药,除了禁忌证以外,在生育年龄都可以用。也有医生将它用于调节月经、治疗痛经、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停服当月即可怀孕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显示,短效避孕药是一种可逆的避孕方法。停药之后生育能力即可恢复。停药后当月即可怀孕,无需等待3~6个月。妊娠前服药的妇女,所生婴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没有增加。早孕期间无意服用了短效避孕药的妇女的致畸作用也没有上升。

对于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的争论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但随着深入的研究发现,单用雌激素是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的。乳腺癌增加的罪魁祸首是孕激素,而且是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如果改用天然或者接近天然的孕激素,就不会出现或者很少出现这类问题了。

再回过头来看上述两篇文章。虽然说,目前或最近使用激素避孕药与从未使用过激素避孕药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风险较高,而且该风险随使用时间延长而增加;但是,风险增加的绝对值不大。且相较其能大幅减少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来看,其收益还是可观的。所以,短效口服避孕药应该是适龄女性避孕方式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医生有六个注意提示

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接近99%,前提是按时吃药、不漏服。如果漏服,应咨询医生后再服用。如短期内就医困难,可按以下方法操作:漏服后除按规定服药外,应在24个小时内加服1片,并为避免因漏服药物而造成意外怀孕。漏服或者自行停药期间,需要同时采取其他非激素避孕药措施。

第一次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建议在月经周期的第五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21天或者每天都服用(具体服用方法请遵医嘱)。第一次使用该种方法避孕时,服药的第一周因药物还未完全起效请使用其他方法避孕,如工具避孕(避孕套)。

哺乳期、抽烟、近期得过深静脉血栓、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属于高风险人群,禁止使用。既往有急慢性肝功能异常,且复查未恢复正常,存在肝脏良性肿块或者恶性肿瘤,有偏头痛病史伴有局灶性神经症状者,也属于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禁忌证。

口服短效避孕药,除了降低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发病率之外,还有调节月经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痛经等作用,请在咨询专科医生之后使用。

建议避免使用紧急避孕药避孕。紧急避孕药因含有大量激素,会造成月经周期紊乱。且紧急避孕药的避孕效果也只有85%,还会大大增加宫外孕的危险。

规范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没有增加体重的风险。目前市面上售卖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内含天然或者接近天然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且使用的剂量很低,基本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妇产科  许啸声)

作者:许啸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8-02-04 hb2008ye
  2. 2018-02-03 惠映实验室

    学习..谢谢分享.

    0

  3. 2018-02-02 1e1b8538m79(暂无匿称)

    不错的文章.值得拥有

    0

相关资讯

JAMA Neurol:胖女人小心了,口服避孕药脑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大

近期发表在JAMA Neurology的研究称,口服避孕药的肥胖女性,与没有口服避孕药的正常体重女性相比,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风险更大。CVT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影响年轻的成年人和儿童。CVT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有相同的危险因素如癌症和口服避孕药,此外CVT还有特定的危险因素如局部感染和头部外伤。荷兰阿姆斯特丹学术医疗中心的Jonathan M. Coutinho博士对来自两家医院的

J Clin Endocrinol Metab:自发性卵巢早衰的女性,联合激素替代疗法较口服避孕药可更好的提高腰椎的骨密度

卵巢早衰(POF)的女性通常存在长时间的雌激素缺乏,导致的其中一个主要后果是骨丧失。目前最佳的雌激素替代疗法尚未可知,且其管理也并未有研究支持。联合激素替代疗法(HRT)或联合口服避孕药(COCP)是其中的两大重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比较对自发性POF女性经HRT或COCP治疗后的骨密度和骨转换的效果,并观察未经治疗的结果。采用开放随机试验设计,为期两年,对比HRT和COCP治疗的效果,并采用非

J Thromb Heamost:口服避孕药、血栓与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根据一项荟萃分析的结果,严重的遗传性易栓症女性使用口服避孕药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风险。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Elizabeth F.W. van Vlijmen博士和他的同事利用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对12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估家庭中有轻度和重度的遗传性易栓症妇女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后的首次VTE的额外风险。研究人员定义为轻度血栓形成倾向为因子V

J Clin Endocrinol Metab:口服避孕药会不会降低性功能?

口服避孕药是最常见的药物类避孕方法,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成的,避孕的成功率极高。不过口服避孕药对性功能是否会产生影响?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探究口服避孕药是否会对性行为产生因果关系的影响,并假设广泛使用药物会损害性行为。研究纳入了340名健康妇女,年龄在18-35岁,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150 μg左炔诺孕酮+30 μg乙炔雌二醇)和安慰剂组,持续3个月;最终33

10年调查发现,口服避孕药可降低癌症死亡率

近日,发表在《Annals of Oncology》杂志上的一项国际性调查表明,在2002年至2012年间,美国及欧盟的卵巢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另外,日本的卵巢癌死亡率也有小幅度下降。该研究由意大利米兰大学医学院Carlo La Vecchia 医学教授引领,研究人员表示,口服避孕药以及长期采用卵巢癌预防措施是卵巢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利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来应对更年期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Drug Safety:含屈螺酮的口服避孕药和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近日,国际杂志 《Drug Safety》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含屈螺酮的口服避孕药和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并对初次使用者和再次使用者风险进行了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