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45岁外科医生突发心脏病猝死!海归 博后 SCI 全成浮云

2015-12-04 佚名 中国医学博士联络站

天津医科大学88级七年制毕业生,总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迺昕,昨晚突发心脏病猝死,年仅45岁。近期频频发生中青年医生猝死事件,且都是医院科室的骨干力量,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科研要求高,把自己献给了医院和患者,却没时间关注自己的健康! 李迺昕,生于1970年,天津人,博士后,就职于天津科大总医院神经外科。1988年考入天津医科大学第一届临床七年制专业。在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

据微博大V @张海澄 发布消息:天津医科大学88级七年制毕业生,总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迺昕,昨晚突发心脏病猝死,年仅45岁。



近期频频发生中青年医生猝死事件,且都是医院科室的骨干力量,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科研要求高,把自己献给了医院和患者,却没时间关注自己的健康!



李迺昕,生于1970年,天津人,博士后,就职于天津科大总医院神经外科。1988年考入天津医科大学第一届临床七年制专业。在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杨树源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获医学硕士学位,并留任天津总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同年底公派德国留学,读于阿伯施塔特—西格马林根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MBE)。2000年底进入维尔茨堡大学(Wuerzburg University)遗传和神经生物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Martin Heisenberg教授,世界著名的神经生物和遗传学家、德国神经遗传学的奠基人。研究方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和神经干细胞分化。2005年底完成博士论文后,跟随Wizenmann教授到慕尼黑的国家环境与健康国家研究中心(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的干细胞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攻Wnt基因在神经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2008年到图宾根大学(Tübingen University)解剖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从事基因芯片的研发和数据处理工作。2008年通过答辩获得PhD.学位,2009年3月份回国工作,目前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发表多篇SCI论文

猝死的75%为心脏病所致,各位同道多多护心、养心,多开心、少伤心,勿多心、莫劳心!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1. 2015-12-27 hixiaoluo

    好文章,值得收藏

    0

  2. 2016-01-25 zhmscau
  3. 2015-12-06 zm0805

    0

  4. 2015-12-06 inter158

    昨天参加李医生的追悼会。沉痛哀悼。

    0

  5. 2015-12-06 hbjxgrp1213

    又是中青年猝死,可悲中国医生制度,请让医生歇歇吧!《人民曰报》已发文,“请让医生歇歇吧",卫计委该给这个职业订休假制度了。要不还有精英逝去,可惜!

    0

相关资讯

关注医生就是关爱你自己

继元宵前半月四名医生猝死的悲剧后,近日网络公开消息再连曝医生猝死,频率触目惊心:最近三天内,三名中青年医生过劳倒下。懂得很多医学知识和抢救知识的医生怎么也会猝死?这让很多人想不通。难道医生也成了猝死的高危行业?(4月16日《金陵晚报》) 三天之内,全国范围内三名中青年医生先后因为过劳而倒下去,再也没有站起来。其中年龄最大的不过51岁,他们的猝死之所以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是在于他们医

揭医生猝死高发之谜

近日,医生过劳出现心血管疾病猝死的报道频见报端。继前51岁的301医院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教授于8月16日凌晨4时许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去世后,301医院又一医生倒下!肝胆外科行政大主任卢实春,突发胸闷20小时,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于2015年8月28日20:30入住301医院心内4病区,入院后出现室速,已下病重。是什么让救人于危难的医生频频倒下?手术,加班,一份已经快没了温度的盒饭……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