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神经元网络对于长期记忆的重要性

2018-01-10 佚名 中国生物技术网

大脑如何长期存储记忆一直是神经科学家的一个永恒的谜团。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整合神经可塑性研究中心(CINPLA)的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网络中长期细胞外基质分子对于长期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发表在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新研究表明,移除这些网络会扰乱很久以前的记忆,但是不会影响近期记忆。

大脑如何长期存储记忆一直是神经科学家的一个永恒的谜团。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整合神经可塑性研究中心(CINPLA)的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网络中长期细胞外基质分子对于长期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发表在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新研究表明,移除这些网络会扰乱很久以前的记忆,但是不会影响近期记忆。

过去,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神经细胞内的分子。这个由Marianne Fyhn和Torkel Hafting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对紧贴神经元外部的神经网络进行了研究。这些网络由被糖覆盖的蛋白组成,形成了一个坚硬的结构,其上包含与其他神经元连接的孔。

当新的记忆形成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会发生变化。研究人员推测,神经元网络可能会稳定新的记忆相关的连接,以支持长期记忆。为了测试记忆功能,研究团队进行了一个经典的条件实验,让小鼠学习将闪光和不愉快的经历联系到一起。这种学习可以形成稳固的长期记忆。

一个令人惊讶的强烈效果

完成学习之后,小鼠被分为两个组,一个组的神经元网络保持完整,另一组的大脑次级视觉皮层的周围神经元网络被移除,次级视觉皮层与记忆存储有关。一个月之后,这些小鼠被要求记起这些记忆,结果令人惊讶,没有周围神经元网络的小鼠什么都不记得了。该实验表明,神经元网络对于长期记忆是必要的,因为没有它的话,记忆就丢失了。

研究人员Elise H. Thompson说:“这些实验的结果令我们非常惊讶,因为我们只对神经元外的分子进行了操作,而没有影响神经元内部的分子。”

Thompson补充说:“虽然我们期待这种干涉能够产生某些影响,但是过去关于这种网络的研究都在关注它在发育和学习中的影响,而非记忆存储。令人非常惊讶的是,小鼠的记忆竟然完全消失了。”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小鼠完成学习几天之后就对它们进行了记忆测试,该团队发现,小鼠的记忆没有受损,而且只有很久以前的记忆会消失。该研究的第一作者Kristian K. Lensj?博士说:“因为该网络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结构,所以它能够随着年龄的增长稳定记忆,但是如果记忆是新的,它就不会受到其他稳定因素的影响。”

新型药物靶点的潜力

虽然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非常清楚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但是记忆如何持续数年的原因仍未找到答案。该研究对于理解将记忆存储一辈子需要哪些因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CINPLA的负责人Marianne Fyhn说:“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健康大脑中记忆在数月甚至数年中如何被处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究阿尔兹海默症和痴呆症等疾病发生时是哪里出现了错误。这项研究发现了细胞外分子参与到记忆长期存储过程中,从而指明了具有潜力的新药物靶点。”

原始出处:

Thompson EH,et al.,Removal of perineuronal nets disrupts recall of a remote fear memory.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7 Dec 26. pii: 201713530.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8-02-23 drwjr
  2. 2018-01-10 虈亣靌

    学习一下谢谢

    0

  3. 2018-01-10 changjiu

    学习一下谢谢

    0

相关资讯

这些记忆口诀让你玩转临床诊断学,快来收藏!

超实用超好记的临床诊断学口诀,让你轻松学习轻松记忆。肺的下界锁中六,腋中八;肩胛十肋查。胸膜下界相应向下错两个肋间。通气/血流比值记忆血液(河水),进入肺泡的氧气(人),血液中的红细胞(载人的船)。通气/血流比值加大时——即氧气多,血流相对少,喻为:“水枯船舶少,来人渡不完”。就是说要乘船的人(氧气)多,河水(血流)枯船(红细胞)少,就不能全部到达目的地,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像肺循环障碍。通气

记忆存储并不需要突触强化! 诺奖得主PNAS发表颠覆性发现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存储信息依赖于记忆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增强效应。现在,最新一篇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记忆存储并不需要突触强化。相反,在事件发生后的最初几分钟内,记忆细胞之间的连接模式就足以存储一段记忆了,且存储记忆有另外一种模式!记忆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3个基本步骤:识记(大脑对事件进行编码)、保持(存储编码信息)和回忆(对记忆进行提取、再现)。这一最新研究关注的是记忆存储

Biol Psychiat:研究揭示抑郁症发生的“根源”所在!

测量大脑关联性的新方法 - 英国华威大学测试 - 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记忆和奖励涉及大脑系统的变化。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逆转衰老与记忆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功能往往受到影响。了解和防止这种潜在的情况是许多科学家的首要任务。现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使我们更进了一步。

Nat Commun: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记忆提取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动物所”)徐林研究员带领的学习记忆研究实验室,与多家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发现了记忆“快速泛化”的新现象。通过揭示其神经环路机制,提出了记忆提取的“快速泛化理论假说”。该研究成果于2017年12月19日在《自然通讯》发表。

盘点:近期关于记忆相关研究一览

【1】Nature子刊:情感经历可增强记忆人们对于曾经发生过的快乐、悲伤或是愤怒的事情,往后回想起来总是历历在目。近日,来自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种情绪唤醒不仅可以再现生动的记忆,甚至可以诱导生理和大脑状态的改变。在情绪事件结束后,这种状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曾经发生过的快乐、悲伤或是愤怒的事情,往后回想起来总是历历在目。近日,来自纽约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种情绪唤醒不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