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克雅二氏症小鼠模型中的朊病毒的自发形成

2013-08-26 EurekAlert! EurekAlert!

近日,一项刊登自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发现,通过改变一个氨基酸,科研人员在一个实验小鼠模型中引发了一种感染性朊病毒的自发形成,并且重现了克雅二氏症(CJD)的特征症状。 朊病毒是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它劫持了活细胞并逐渐破坏人类、牛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组织,根据朊病毒蛋白(PrP)突变具体位置的不同,它导致了差别很大的临床症状。Susan Lindquist及其同事比较了3种小鼠细胞系,这些细胞系


近日,一项刊登自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发现,通过改变一个氨基酸,科研人员在一个实验小鼠模型中引发了一种感染性朊病毒的自发形成,并且重现了克雅二氏症(CJD)的特征症状。【原文下载

朊病毒是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它劫持了活细胞并逐渐破坏人类、牛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组织,根据朊病毒蛋白(PrP)突变具体位置的不同,它导致了差别很大的临床症状。Susan Lindquist及其同事比较了3种小鼠细胞系,这些细胞系都表达了有单个氨基酸差异的同样的朊病毒蛋白(PrP),从而研究两种人类海绵状脑病的单独的遗传差异,这两种病分别是克雅二氏症(CJD)和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

把两种此前建立的小鼠系——一个正常的小鼠系和一个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模型——与为这项实验培育出的遗传性克雅二氏症(CJD)的模型进行了比较。该研究揭示,表达这些突变朊病毒蛋白(PrP)的小鼠都自发产生了朊病毒,可以在小鼠之间传播,产生类似于人类克雅二氏症(CJD)或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的症状。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揭示出,交换一个正常基因组的一个基因的单个氨基酸可以导致非常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并引发两种不同的传染性朊病毒的形成。


原始出处:

Jackson WS, Borkowski AW, Watson NE, King OD, Faas H, Jasanoff A, Lindquist S.Profoundly different prion diseases in knock-in mice carrying single PrP codon substitutions associated with human diseases.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3 Aug 19. 【原文下载

作者:EurekAler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