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手术3大治疗热点,医生最头疼的不止是手术本身

2016-08-02 佚名 医学界

心脏血管堵住了,放个支架就了事?事情远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吃什么药、药吃多久、放什么支架……快加入文末的讨论大军吧!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被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斑块堵塞造成的疾病,其可造成心肌不同程度缺血,引发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再搭配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持续应用,是现今治疗的主流手段。然而,术后血管发生再狭窄概率仍有5-10%,为了不让冠状动脉堵上,医生们可谓是花尽了心思。让我们看看,医生们都在操心些什么呢?

 

热点1:给心脏加点“油”,靠不靠谱?

 

为了防止放了支架以后血管再被堵上,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一般而言,医生大多会采用久经考验的“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加上氯吡格雷,组成经典的双联抗血小板疗法(简称“双抗”疗法),来保持血管的畅通。

 

而近几年,欧洲的医生们心思又活络了,准备给支架手术后心脏加点“油”——慢着,冠心病不是脂质堆积引起的吗,怎么想着再“火上浇油”呢?其实,这个“油”指的是Omega-3脂肪酸,它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家族的一员,也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能够使高密度脂蛋白(HDL)这种于心血管有利的脂质浓度升高,降低甘油三酯(TG),来起到保护冠状动脉的作用。而在欧美上市的90%以上纯度的Omega-3脂肪酸产品还能够和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起到全面控制血脂的作用。

 


深海鱼类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

 

  • 传统治疗基础上联用高纯度Omega-3更能防止血栓形成


Omega-3脂肪酸在日常的预防中已经证实了它的地位,在支架术后人群中,似乎也能发挥点余热。在那些接受“双抗”疗法的人当中,有54位参加了一个研究,其中30位每天多吃1克90%纯度的Omega-3脂肪酸。一个月后,每天“多吃一点点”的患者们凝血酶的生成水平下降了更多,更不容易形成血栓堵住血管;纤维蛋白网的空隙也更大了,说明增生的纤维组织溶解的敏感性也有所增加

 

  • 高纯度Omega-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支架手术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血管内皮功能易受到损伤,破损的的血管内皮是斑块形成的基础,这可能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之一。通过持续一个月Omega-3脂肪酸的应用,接受“双抗”治疗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FMD)指标不降反升,提示Omega-3脂肪酸帮助修复了血管内皮,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Omega-3脂肪酸帮助修复血管内皮

 

  • 高纯度Omega-3改善脂联素水平


脂联素是一种胰岛素增敏激素,能改善胰岛素抗性及动脉粥样硬化,是预测冠心病患者的未来心血管事件的“水晶球”。Omega-3脂肪酸也被发现能够提升“双抗”治疗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测定了使用Omega-3脂肪酸前、使用3-5天及一个月后的脂联素水平:在使用最初,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并不明显;但一个月后则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

 


Omega-3脂肪酸提升脂联素水平

 

Omega-3脂肪酸在一些研究中还可增强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反应,并保护缺血心肌。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小试身手”,Omega-3脂肪酸到底靠不靠谱,还需要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证实。不过首先,让我们为辛苦探索的医生们加个油吧!

 

热点2:“猴年马月”已经到了,“双抗”治疗啥时能停?

 

除了药物种类,“双抗”治疗的时间也是一直困扰医生们的问题之一。延长“双抗”治疗时间能将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但相应发生出血事件的风险也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长期服药无疑也是打击患者依从性的一大“利器”。那么,“双抗”治疗究竟持续多久才合适呢?


  • 吃上三年两载更好


多数指南目前推荐“双抗”治疗至少12个月。而2014美国心脏协会年会(AHA2014)上公布的DAPT研究结果则显示,“双抗”治疗30个月相比12个月,能使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从1.4%降低到0.4%,降幅达71%;同时,主要不良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从5.9%下降到4.3%。当然,延长“双抗”治疗时间增加了中度或重度出血的发生率(从1.6%上升到2.5%),但得到的额外获益抵消了增加的出血风险,这意味着更长时间甚至终生的“双抗”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支架术后患者真的“药不能停”?


  • 能少吃就少吃


但也有相反的意见出现。ITALIC多中心随机化研究指出,“双抗”治疗6个月的疗效与治疗24个月无显著差异,患者在死亡、心肌梗死、急性靶血管重建、卒中和大出血事件上的绝对风险差值为0.11%,并且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出血发生率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这样看来,吃6个月药似乎就够了


“多吃派”对还是“少吃派”对?“猴年马月”都到了,可别让我们再苦等结果了。

 

热点3:可降解支架,鱼和熊掌难兼得?


目前,新一代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已在欧洲上市,其可在人体内慢慢自行降解,从而无需持续服用药物,也可进行多次介入手术。不过,可降解材料的支撑性能不如金属,可出现支架回缩导致血管负性重构,使血管管腔缩小。

 

此外,支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也是限制可降解支架应用的一个原因。降解的材料或可引起接触部位的血管发生内膜炎症及内膜增生,而使支架内血栓的可能性增大。

 


 可降解支架会是未来的最佳方案吗?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降解支架被不断改进。在Absorb Cohort B研究中,101例接受可降解支架手术的患者在随访两年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已低至6.8%,且无一例形成支架内血栓;支架内新生内膜覆盖率达99%,管腔面积也有所增加。医生们仍在寻找降解时间与血管恢复时间的平衡点,也在攻克可降解支架在分叉病变应用中的限制。鱼和熊掌相信会有可以兼得的一天,但在这之前,先投票当一回医学预言家吧!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6-09-11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己拜读,受益匪浅

    0

  2. 2016-08-03 午夜星河

    ???可以学习学习

    0

相关资讯

JACC子刊: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PCI后,女性更容易出现胸痛!

合并分析DUTCH PEERS和TWENTE随机试验后发现,使用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进行PCI的临床相关性胸痛的发生率具有性别差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合并分析研究共包括3202名稳定性或急性ACS患者,使用新一代永久性聚合物涂层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DUTCH PEERS试验中,患者随机分为Resolute佐他莫司洗脱支架 (Medtronic Vascular)或Xience V依维莫司洗脱支架(A

PCI术中辅助支架精准定位的新方法—漂浮导丝和漂浮球囊技术

作者:李悦 公永太 孙党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CI术中支架释放时保持支架位置稳定对于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或其他需要支架精准定位释放的病变尤为重要。但有时由于心脏搏动可引起支架较大幅度位置移动,使支架精准定位释放困难,可能导致病变覆盖不完全、无病变节段或分支被支架覆盖等不良后果,严重者需置入另一枚支架补救,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且增加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风险。 支架定位过程中

Pipeline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显优势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Pipeline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效果较好,随访结果显示,使用该技术治疗的患者动脉瘤均完全治愈。颅内动脉瘤人群患病率约为7%,复杂颅内动脉瘤包括直径大于25毫米的巨大动脉瘤,以及特殊部位动脉瘤如海绵窦内、床突段,以及颅内动脉扩张等。既往治疗这些疾病的主要手段包括开颅动脉瘤直接夹闭,动脉瘤孤立加搭桥,及介入治疗等,治疗难度高、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发

J Endovasc Ther:血管钙化与血管内治疗后的不良事件风险有关

研究人员报告说,严重钙化与新生股浅动脉病变血管内治疗后的不良事件相关,比如通畅不良、主要不良肢体事件。来自日本的Shota Okuno博士对394例(平均年龄72岁,男性有290人)成功进行新生股浅动脉病变(SFA)血管内治疗(残留血管造影狭窄< 30%)的患者进行了研究。57%(n = 223)的患者有糖尿病,21% (n = 81)的患者因终末期肾脏疾病需要定期透析。80% (n = 3

支架不是你想放、想放就能放!

见多了不想放支架的,实际上,求着要放支架的也不罕见!小A是我的病人,35岁,因当地冠脉CTA显示冠脉有狭窄,来我这里查了冠脉造影,显示冠脉临界病变。因为他太年轻、又为临界病变,且描述的症状不典型,我决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这一决定的结果就是,小A不厌其烦地找我,“说服”我为他放支架:小A:大夫,我的狭窄严重吗?我:临界病变吧,可以先保守治疗!小A:那是不是吃药可以治好?我:吃药可以减缓冠状动脉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