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巨细胞动脉炎——案例报道

2016-08-08 Seven L 译 MedSci原创

患者女,74岁,有肠癌和高血压史,持续额部疼痛数周,因咀嚼会加剧下颌疼痛,患者的饮食摄入差;此外患者还有左眼间歇性视力模糊,三天前完全丧失视力。患者自觉嗜睡增加、全身肌肉疼痛。查体:双侧颞动脉无搏动。左眼眼底检查: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表现一致。最初的血液测试显示: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2438 nmol / L,红细胞沉降率(ESR)116mm/h;血小板588×109/L。对患者及时处

患者女,74岁,有肠癌和高血压史,持续额部疼痛数周,因咀嚼会加剧下颌疼痛,患者的饮食摄入差;此外患者还有左眼间歇性视力模糊,三天前完全丧失视力。患者自觉嗜睡增加、全身肌肉疼痛。

查体:双侧颞动脉无搏动。左眼眼底检查: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表现一致。

最初的血液测试显示: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2438 nmol / L,红细胞沉降率(ESR)116mm/h;血小板588×109/L。

对患者及时处理后,症状和生化结果有所改善,但是三天后患者的右眼出现恶化:视神经肿胀苍白,提示视神经前部缺血性病变。



患者考虑诊断:巨细胞动脉炎

对患者及时进行颞动脉活检,显示炎性浸润、存在巨细胞。活检是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所以患者确诊为巨细胞动脉炎。

类固醇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有视觉症状的患者,每天静脉内输注0.5-1 g甲基强的松龙;没有视觉症状则每天口服40-60 mg泼尼松龙,以及骨和胃保护剂。一旦患者出现视力恶化,应及时治疗。

本例患者每天静脉内输注1 g甲基强的松龙,4天后换为每天口服60 mg泼尼松龙。虽然患者的症状和血液检查结果改善明显(血小板290×109 / L,C反应蛋白114 nmol/L,血沉18mm/h),但是患者的视觉变化是不可逆的,视力仍很差。

原始出处:

Siegfried Wagner.et al.Sequential vision loss in a patient with headache.BMJ 2016;353:i3055


作者:Seven L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6-12-25 gaoxiaoe
  2. 2016-11-12 jiangjian3306

    非常好的文章

    0

  3. 2016-10-13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文章真好,喜欢阅读

    0

  4. 2016-09-15 ylzr123

    文章有深度,赞一个。深入学习探讨。

    0

相关资讯

Neurology: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血管病易误诊为颞动脉炎

五例颞动脉炎活检阴性患者的免疫组化结果 颞动脉炎易出现视力异常,为神经科急症之一。为评价临床怀疑但活检阴性的巨细胞动脉炎(GCA)患者发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的发生率,来自Colorado大学的Nagel MA等医师分析了已存档的临床怀疑但活检阴性的巨细胞动脉炎患者的巨细胞活检标本,重新进行VZV抗原的检测。研究结果显示:巨细胞动脉炎患者出现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症状谱,在多灶性VZV

Lancet:Tocilizumab治疗巨细胞动脉炎的有效性

背景:巨细胞动脉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大中动脉疾病,常影响50岁以上人群。糖皮质激素治疗是金标准,可预防严重血管并发症,但也与大量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关。托珠单抗(Tocilizumab),一种抗人白介素6(IL-6)受体抗体,可快速反应并缓解巨细胞动脉炎。我们开展了首个随机临床试验研究tocilizumab在新近诊断或复发性巨细胞动脉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巨细胞动脉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es,GCA),又名颖动脉炎或肉芽肿性动脉炎,是一种以侵犯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为主的节段性、坏死性血管炎,伴肉芽肿形成,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位于病变动脉内膜和中层交界处,由多个巨噬细胞融合形成)浸润,一般无纤维素样坏死,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病变主要位于富含内弹力膜和滋养血管的主动

Arthritis Rheumatol:确诊巨细胞动脉炎的第一年内的感染和死亡风险增加

近期发表在Arthritis & Rheumatology的研究称,诊断巨细胞动脉炎第一年内,有更高的感染和感染相关死亡风险。法国Amiens大学医院的J. Schmidt博士和同事对486名巨细胞动脉炎(GCA)患者进行了研究,按年龄和性别匹配对照组,随访5年。数据显示,GCA组和对照组相比,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比(IRR)为2.1(95% CI, 1.2-3.4;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