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Cell Rep:科学家成功鉴别出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因子的新功能 有望开发男性不育疗法

2018-07-02 佚名 细胞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信州大学(Shinshu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新功能,FGF2是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的一种自我更新因子,而精原干细胞是精子产生的起源。尽管此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FGF2和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于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信州大学(Shinshu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新功能,FGF2是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的一种自我更新因子,而精原干细胞是精子产生的起源。尽管此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FGF2和胶质细胞衍生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于精原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生存是比不可少的,但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却发现,GDNF在小鼠睾丸中或许扮演着不同的特性,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阐明精原干细胞的调节机制,从而开发出治疗男性不育的新型疗法。

研究者Seiji Takashima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生物降解的明胶微球系统(biodegradable gelatin microsphere system)成功鉴别出了FGF2在小鼠睾丸中扮演的新角色,这种微球系统能在体内维持数天自我更新因子的扩散。

精原干细胞的重复自我更新及分化是精子不断连续产生的关键,我们都知道,精原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受到GDNF的促进作用,而且维甲酸(RA)还能够诱导精原干细胞的分化,促进精子产生;2015年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FGF2在体外同样扮演着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因子的角色,而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则发现,FGF2能在体内扮演精原干细胞的分化促进因子。

研究者表示,相比GDNF所刺激的精原干细胞而言,FGF2刺激的精原干细胞能够频繁表达RA的受体,这就表明,FGF2能够扩大精原干细胞的分化易感群,同时这种分子还能营造睾丸微环境从而附近RA的活性,这种微环境对于精原干细胞的产生非常重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研究人员所发现的能作为精原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因子—FGF2或能在体内促进精原干细胞的分化,在睾丸发育和再生过程中,GDNF/FGF2的比率会表现出动态的改变,而且GDNF和FGF2之间的功能平衡或许在精子产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最后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结果不仅能够帮助理解精子产生的分子机制,还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治疗男性不育的新疗法等;当然后期他们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原始出处:Kaito Masaki, Mizuki Sakai, Shunsuke Kuroki, et al. FGF2 Has Distinct Molecular Functions from GDNF in the Mouse Germline Niche. Stem Cell Reports, 2018; 10 (6): 1782 DOI: 10.1016/j.stemcr.2018.03.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失明人的福音 科学家研制出**3D打印人用眼角膜

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宣布,他们已经设法3D打印角膜,即人眼最外面的部分。目前,全球有1000万人需要手术来预防沙眼等疾病引起的角膜失明。最重要的是,由于事故或疾病导致的角膜疤痕让近500万人完全失明,现在,这种生产角膜的高科技方法可以结束这一切。

J Clin Invest:科学家发现通过表观遗传减脂的重要分子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能够在表观遗传修饰水平调控发育和分化、免疫以及肿瘤发生过程,该分子能够对具有基因抑制性作用的组蛋白标记H3K27-me3进行去甲基化,但是JMJD3在代谢调节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最近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JMJD3能够在饥饿情况下促进β氧化过程降低脂质水平。

Nat Med:中风患者福音:科学家找到中风后恢复运动功能的方法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们通过使用电刺激来恢复与高效运动相关的独特的脑细胞活动模式,改善了经历过衰弱性中风老鼠的行动能力。研究人员说,他们计划利用这项新发现来帮助开发大脑植入物,有朝一日可能会恢复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

Cell Host Microbe:重磅!科学家首次开发出彻底治疗便秘的细菌性疗法

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遗传工程化的细菌或有望作为治疗便秘的新疗法,这一研究意义非常重大,因为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经过批准用于治疗便秘的疗法。

Cell:科学家揭示端粒酶内部工作机制,在癌症、衰老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四膜虫结合端粒DNA的端粒酶的结构提供了机制上的新认知;关于其催化核心的完整结构揭示了一个叫做TRAP的新的结构单元;揭示了DNA从活性位点到端粒DNA结合p50-TEB复合物的详细途径;揭示了端粒酶RNA TRE模板-TBE在端粒DNA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Nat Genet:突破!科学家利用新型算法成功追踪癌症的扩散过程!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计算方法,其能够帮助有效追踪癌细胞如何从体内一个部位扩散到其它部位的,相关研究或为研究人员开发抑制癌症扩散的新型干预手段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