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饮食中总的、动物和植物蛋白质摄入量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之间的风险

2020-07-2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较高的总蛋白摄入量与较低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而植物蛋白的摄入量则可以降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用植物蛋白源代替动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可能会延长寿命。

近日,顶级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评估和量化摄入总的、动物和植物蛋白与全因、血管疾病和癌症导致的死亡风险之间的潜在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人员对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截至2019年12月,研究人员检索了PubMed、Scopus和ISI Web of Science以及检索到的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并选择报告了18岁以上成年人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风险估计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随机效应模型用于计算最高和最低蛋白质摄入量的合并效应量和95%置信区间,并纳入研究之间的差异。研究人员进行了线性和非线性剂量反应分析,以评估蛋白质摄入量与死亡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3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被纳入系统评价,31项研究被纳入荟萃分析。在3.5至32年的随访期间,715128名参与者中有113039人死亡(心血管疾病16429例,癌症22303例)。摄入总蛋白与较低的全因死亡风险相关(合并效应量为0.94,95%置信区间为0.89至0.99,I2=58.4%,P<0.001)。摄入植物蛋白与降低全因死亡率(合并效应大小为0.92、95%置信区间为0.87至0.97,I2=57.5%,P=0.003)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合并风险比为0.88、95%置信区间为0.80至0.96,I2=63.7%,P=0.001)显著相关,但与癌症死亡率无关。摄入总蛋白和动物蛋白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的风险没有显著相关性。剂量反应分析显示,摄入植物蛋白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负相关(非线性,P=0.05)。每天从植物蛋白中获取3%的额外能量可使全因死亡风险降低5%。

由此可见,较高的总蛋白摄入量与较低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而植物蛋白的摄入量则可以降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用植物蛋白源代替动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可能会延长寿命。

原始出处:

Sina Naghshi,et al.Dietary intake of total,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s and risk of all cause, cardiovascular, and cancer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BMJ 2020;https://www.bmj.com/content/370/bmj.m241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AMA Pediatr:儿童早期接触动物可降低其哮喘的发生风险

JAMA Pediatr:儿童早期接触动物可降低其哮喘的发生风险早期接触动物和儿童哮喘发生之间的关系并未明确,既往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本研究旨在确定早期暴露于狗与农场动物中是否会增加儿童日后哮喘发生的风险。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了2001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1011051名瑞典儿童,以评估早期接触狗和农场动物与哮喘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查阅记录狗和农场登记

看脸的世界:难看的动物没人研究

调查显示,科学家也是外貌党,外形不够可爱的动物得到的关注少得可怜。 北澳窜鼠(spinifex hopping mouse)(1),阔齿鼠(broad-toothed rat)(2),澳洲假吸血蝙蝠(ghost bat)(3) 考拉很可爱,但它是不是吸引了太多的目光呢?这些“吉祥物式的保护动物”是不是占用了那些本该属于不那么可爱的动物的保护经费和关注呢?最近的一个研究用数字具体说明了这个问

那些年,他们记录动物的100种诡异的死法专门搞了个展,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嗷嗷!

话说,在荷兰的鹿特丹自然历史博物馆里(Rotterdam Natural History Museum),有一个关于动物展区:‘死去动物们的故事’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称为‘动物们的100种奇怪死法’...当别的博物馆都在动物标本旁写上动物的种种进化、习性的时候...  这里展示的,是现代动物们的种种凄惨又奇葩的死亡故事...真的,太惨了。我们就来一个个看一下..... 1,鸭

Sci Adv:猴子有和人类一样的发声器官,它们为什么不会说话?

最新研究显示,恒河猴尽管拥有和人类一样的发声器官却不会说话,原因在于缺少传递语言信息的脑回路。

Science:警惕“病从口入”!科学家绘制全球食用动物耐药性趋势图

过度和不加选择地使用抗生素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全世界耐药性细菌的比例正在迅速增加。药物正在失去效力,这对动物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人类健康也有潜在的威胁。

WHO:防止新冠病毒通过动物源性食品传播

世卫组织(WHO)在2月21日发布的最新疫情报告中提醒,在疫情暴发期间应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关注新冠病毒持续依附于动物源性食品的可能性。报告指出,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最有可能是蝙蝠,该病毒被认为通过其他中间宿主跳过物种界限进行传播。这一中间宿主可能是家畜、野生动物或是尚未确认的驯养野生动物。根据以往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调查经验,例如SARS和MERS病毒,没有通过食品消费向人类传播的案例发生。当下,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