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xu-cel治疗R/R MCL的最大样本意向治疗分析

2024-06-23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该“真实世界”研究经验支持在BTKi后进展的R/R MCL患者中使用brexu-cel,特别是在输注前可控制疾病的情况下。

R/R MCL

BT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预后较差,而ZUMA-2研究发现CD19 CAR-T细胞产品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 (brexu-cel)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其他真实世界研究也证实其疗效与ZUMA-2研究相似,但这些研究都是从单采开始进行分析。

仅相隔数天,《Hemasphere》和《Haematologica》分别发表了英国和法国两项brexu-cel治疗R/R MCL的意向治疗(ITT)分析结果,样本量分别为119例和178例,本文分析的是后者。

图片

研究结果

该研究基于法国DESCAR-T登记组,纳入经肿瘤委员会审查(TBR)决定使用brexu-cel治疗的R/R MCL患者(既往≥1线免疫化疗,包括BTK抑制剂)共181例,其中71.8%不符合ZUMA-2研究入组标准,最常见的不合格原因包括除皮质类固醇或BTKi外需要桥接治疗(61.1%)、体能状态[PS]≥2(12%)和既往恶性肿瘤(8.3%)。3例患者因在最后截止日期仍在制备细胞而被排除,因此,“治疗组”(接受输注)和“未治疗组”(未接受输注)分别包括152例和26例患者,ITT人群包含178例患者(图1A)。(注:输注和未输注患者的比例与英国研究差异较大,后者获批119例中83例进行了输注)。

图片

两组患者的详细特征见表1。在“治疗组”的152例患者中,5例在CAR-T治疗前未接受过BTKi, 2例未接受过化疗。“未治疗组”患者未接受brexu-cel治疗的主要原因为疾病进展(n=15,其中7例患者在给药前死亡)和制备失败(n=5)。

图片

ITT分析(n=178)中位随访14.2个月,中位OS为19.8个月(图1B)。正如预期,“未治疗组”的OS较差,中位OS为1.8个月,而“治疗组”的中位OS未达到(24个月时为55.6%,图1C)。从获批到单采的中位时间为20天,从单采到输注的中位时间为39天。在“治疗组”中,共125例(82.2%)患者接受桥接治疗,其中61.1%包括化疗。

自首次CAR-T细胞给药(mITT)以来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2.2个月。144例患者至少有一次疗效评估,其最佳ORR为84.7%,CR为72.2%输注后的中位PFS为9.5个月,6个月 PFS为61.3%, 12个月PFS为45.6% (图2A)。给药后计算的中位OS未达到(24个月时为51.1%,图2B)。输注后中位CR持续时间为21.9个月。在至少有一次安全性评估的患者中(n=149),有87.9%的患者出现CRS, 55%的患者出现ICANS,≥3级CRS或ICANS的患者分别为12.1% (n=18)和15.4% (n=23)。至CRS发作的中位时间为5天,CRS的中位持续时间为6天;至ICANS发作的中位时间为7天,ICANS的中位持续时间为7天。用于控制CRS和/或ICANS的药物包括托珠单抗(74.8%)、皮质类固醇(64.9%)、anakinra (11.5%)和司妥昔单抗(5.3%,均与托珠单抗联合使用)。3个月时,可评估患者中19.7% (n=24)出现任何级别的持续细胞减少,分别有13例和1例患者出现≥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从输注到第10天,25.5%的患者(n=38)出现≥3级感染,多为细菌感染(n=25, 16.8%)。总体而言,34.3%的患者(n=46)需要转至ICU,中位住院时间为6天,原因主要为CRS (n=44:2级26例,≥3级18例)和/或ICANS (n=36:2级13例,≥3级23例)。除2例5级CRS外,所有患者均成功从ICU恢复。在152例输注患者中,46例死亡,非复发死亡率为11.2%。死亡原因主要为进展性疾病(n=29),其次为感染性事件(n=11:细菌性败血症7例、新冠肺炎3例、脑弓形虫病1例)、CRS (n=2)、MDS(n=2)和原因不明死亡2例。在纳入研究之前,共有9例输注患者接受过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没有一例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图片

作者还进行了预先计划的探索性分析。需要桥接治疗和桥接治疗后的反应与输注后的OS显著相关。接受桥接而无反应的患者的12个月OS率为58%,而反应的患者为79.9%,不需要桥接的患者为84.3%(图2C)。首次输注时,CRP>30mg/l和铁蛋白>ULN与较短的OS显著相关(p分别为0.004和0.04,图2D和E)。根据桥接时间、年龄或输注时LDH水平,OS和PFS均无差异。

总结

总的来说,该“真实世界”研究经验支持在BTKi后进展的R/R MCL患者中使用brexu-cel,特别是在输注前可控制疾病的情况下。

参考文献

Herbaux C, et al. 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antle cell lymphoma, intention-to-treat use in the DESCAR-T registry.Haematologica . 2024 Jun 20. doi: 10.3324/haematol.2023.284786.

作者:聊聊血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阿卡替尼在中国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1/2期多中心试验

本研究旨在评估阿卡替尼对亚洲种族患者R/R MCL的治疗效果。

【Blood Adv】CAR-T治疗12例继发性CNS受累MCL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近日《Blood Advances》报道了美国6家中心CAR-T治疗12例SCNS受累MCL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

阿卡替尼在中国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1/2期多中心试验

该研究旨在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治疗模式、临床结局及基因突变特征。

【Blood】奥妥珠单抗对比利妥昔单抗治疗适合移植MCL的匹配分析

《Blood》近日报告了LYMA-101 (NCT02896582)研究的长期结果,该研究纳入新诊断MCL患者,给予化疗+O治疗序贯移植,然后进行O维持(O组)。

Blood:奥妥珠单抗与利妥昔单抗在符合移植条件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一线治疗中的比较

该研究通过间接比较一线MCL患者中使用奥妥珠单抗与利妥昔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奥妥珠单抗在诱导期和维持期均可安全地与化疗联合使用,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与利妥昔单抗相比,奥妥珠单抗可以提供更好的疾病控制。

【Hemasphere】brexu‐cel治疗R/R MCL的真实世界意向治疗分析

《Hemasphere》报告一项brexu‐cel意向治疗(ITT)的英国真实世界研究,重点关注其可行性、有效性和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