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挑战常规!揭示氯胺酮抗抑郁作用机制

2016-05-07 佚名 生物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机体降解氯胺酮(ketamine)产生的一种代谢物可能是它的速效性抗抑郁作用的真正秘密。这种代谢物显著地逆转小鼠的类似抑郁的行为,同时不会触发与氯胺酮相关联的麻醉性、解离性或上瘾的副作用。相关研究结果2016年5月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NMDAR inhibition-independent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机体降解氯胺酮(ketamine)产生的一种代谢物可能是它的速效性抗抑郁作用的真正秘密。这种代谢物显著地逆转小鼠的类似抑郁的行为,同时不会触发与氯胺酮相关联的麻醉性、解离性或上瘾的副作用。相关研究结果2016年5月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NMDAR inhibition-independent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ketamine metabolites”。


论文共同作者、NIH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NIMH)科学家Carlos Zarate博士说,“这一发现基本上改变我们对这种速效性抗抑郁作用机制如何工作的理解,而且有望开发出更加稳健和更加安全的治疗方法。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将氯胺酮的工作机制在实验室进行逆向工程,以便准确找出是什么让它如此独特。”

论文通信作者、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科学家Todd Gould博士解释道,“如今我们知道氯胺酮在小鼠体内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在于氯胺酮的一种代谢物而不在于它本身,下一步就是证实它在人体内是否也是类似地发挥作用,并确定这是否能够改善对病人的治疗。”

Zarate和其他人的临床试验已证实氯胺酮能够在几小时内或者甚至几分钟内纾解抑郁,远远快于如今最为常见使用的经常需要几周时间才发挥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再者,单剂量氯胺酮的抗抑郁效果能够持续一周以上。然而,尽管氯胺酮在医学上允许合法的使用,但是鉴于它也具有解离性、欣快性或成瘾性,人们也可能潜在地滥用它,这限制了它作为一种抗抑郁药物的有用性。

为了找到一种更加有用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寻求阐明氯胺酮纾解抑郁的精确机制。氯胺酮属于一类阻断细胞谷氨酸受体的药物,其中谷氨酸受体是大脑中主要的激发性化学信使。在此之前,流行的观点是氯胺酮通过阻断NMDA受体(一种谷氨酸受体)来产生它的抗抑郁效果。

然而,针对其他的NMDA受体阻断剂的人临床试验并不能够产生氯胺酮的强效的和持久的抗抑郁效果。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氯胺酮对小鼠的抗抑郁反应性行为的影响。氯胺酮有两种存在镜像关系的异构体:(S)-氯胺酮和(R)-氯胺酮。研究人员发现尽管(S)-氯胺酮能够更加强效地阻断NMDA受体,但是它并不能像(R)-氯胺酮那样有效地降低类似抑郁的行为。

研究人员随后研究了机体降解(S)-氯胺酮和(R)-氯胺酮产生的代谢物的影响。已知氯胺酮在雌性小鼠体内的抗抑郁效果更强。来自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A)的Irving Wainer博士和Ruin Moaddel博士鉴定出一种关键的代谢物:(2S,6S;2R,6R)-去甲基氯胺酮(hydroxynorketamine, HNK),并且证实它具有药物活性。他们随后发现这种代谢物在雌性小鼠体内的水平比雄性小鼠高三倍,这提示着它可能就是抗抑郁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所在。为此,研究人员通过化学手段阻断氯胺酮产生这种代谢物。这会阻止这种代谢物产生,从而阻断这种药物的抗抑郁作用。

与氯胺酮一样,这种代谢物也含有两种存在镜像关系的异构体。通过测试这两种异构体,他们发现异构体(2R,6R)-HNK具有类似于氯胺酮的抗抑郁效果,在小鼠体内持续发挥作用至少三天。显著地,不同于氯胺酮,这种异构体并不抑制NMDA受体。相反,它激活(可能是间接地)另一种类型的谷氨酸受体:AMPA受体。阻断AMPA受体会阻止(2R,6R)-HNK在小鼠体内产生的抗抑郁效果。这些实验证实速效性的抗抑郁效果需要激活AMPA受体,而不需要抑制NMDA受体。

氯胺酮在小鼠体内也会产生人体内产生的解离性和欣快性的效应,因而也有潜力出现药物滥用和成瘾的问题,然而并没有观察到(2R,6R)-HNK也具有这些效应。(2R,6R)-HNK并不会导致小鼠在体力活动、感觉加工和协调方面发生变化,而氯胺酮则会导致这些变化发生。在小鼠能够自我给药的实验条件下,它们确实自我服用氯胺酮而不是(2R,6R)-HNK代谢物,这表明(2R,6R)-HNK没有成瘾性。

NIA主任Richard J. Hodes说,“阐明介导氯胺酮抗抑郁活性的机制是药物开发的一个重要步骤。新的疗法对治疗抑郁而言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对当前的抗抑郁药物不能作出反应的病人。”

NIMH代理主任Bruce Cuthbert博士补充道,“尽管还需在人体内加以证实,但是这系列研究作为示例说明了小鼠转化实验在测试我们的大脑机制上的威力,有望在未来的治疗上面取得突破。”

原始出处:

Panos Zanos, Ruin Moaddel, Patrick J. et al,NMDAR inhibition-independent antidepressant actions of ketamine metabolites,nature.2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6-05-09 那夏花开

    好会想哦,厉害

    0

  2. 2016-05-08 jjzouyan

    还有这作用

    0

相关资讯

氯胺酮给抑郁治疗带来希望

    在不久的将来,麻醉剂氯胺酮可能会在抑郁甚至自杀倾向患者的治疗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期开展的几项研究都证实了该药不仅起效迅速,而且效力持久。动物实验提示,氯胺酮可能通过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发挥作用,而BDNF可以刺激神经元生长。此外,动物研究还提示,BDNF编码基因变异可能导致氯胺酮耐药,所以体内如果存在这种

Biol Psychiatry:实验药物有望‘在数分钟内’帮助治疗抑郁

       12月3日在线发表于《生物精神病学》的新研究表明,尽管一种被描述为“友好版氯胺酮”的新型实验药物似乎可快速减少抑郁症状,但其效应可能不会长期持续存在。        由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的研究者进行的一项小型随机交叉研究显示,单次滴注AZD6765后,近32%的难治性重性抑郁障碍

Neurology:氯胺酮滴鼻或能减轻偏头痛

  此前有假说认为氯胺酮对偏头痛先兆有影响。为了检验这一假说,并为谷氨酸能药物在人类偏头痛先兆中的应用提供直接证据,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头痛组的Shazia K. Afridi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1月30日的Neurology杂志上。研究结果发现:氯胺酮滴鼻能够有效减轻先兆延长的偏头痛患者的先兆期严重程度。   该研究为一项双盲、随机、

NRR:全麻药氯胺酮可损伤儿童学习记忆能力

最近的研究发现,全麻药物对发展中的神经元具有神经毒性,引起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及行为异常。氯胺酮是小儿常用全麻药物,临床回顾性研究发现3岁之前小儿接受过较长时间的手术,或因手术需要曾多次用过氯胺酮,在学龄期表现为学习与记忆能力障碍及行为异常,课题组推测这些异常表现可能与氯胺酮的潜在神经毒性有关。《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13年6月17期出版的一项关于“Ketamine induces t

Medpage:急诊安全使用氯胺酮十要点

Reuben Strayer博士近期在美国急诊医学会议上领导了“我们应该经常做……”运动。“氯胺酮”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最初用于马的麻醉,它另一个臭名昭著的身份是街头毒品,通常被称为“K粉”。 在临床上,麻醉医师 、精神科医师、儿科急诊都在使用氯胺酮,甚至是落后的乌干达农村也如此。现在,普通急诊科医生已开始更频繁地使用氯胺酮。Richard Levitan博士最近将它称为“ 东

Anesthesiology:氯胺酮可影响体外MO→iDC过程,作用于细胞免疫

氯胺酮是一种兼具麻醉作用,镇痛作用及免疫调控活性的药物。目前,有关氯胺酮作用于细胞免疫的研究并不多。在白介素-4与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4&GM-CSF)的影响下,单核细胞(MOs)具有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的独特能力(MO→iDC)。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氯胺酮对MO→iDC过程的影响。 为了获得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本研究使用含有庆大霉素及酚红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幼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