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食管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突变模式和驱动基因研究

2017-09-05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人员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以及腺癌之间的基因组和表观基因水平差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食管癌的新分子特征,该研究为食管癌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了依据

食管鳞状细胞癌(OSCC)以及腺癌(OAC)是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完全不同的2种癌症。近日研究人员通过对1048例食管肿瘤样本的研究考察OSCC和OAC之间的基因组特征,生物学和临床意义。

研究人员对之前的外显子测序样品进行重新分析,以识别显著突变基因(SMG)和突变特征,利用细胞和移植瘤模型研究了新型SMGs的生物学功能,进一步的采取全基因组测序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分析来描述表观遗传学的改变。

研究发现OSCC以及OAC突变驱动基因集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二者属于独立的癌变过程。研究统计识别发现了多个新的亚型特异性SMGs、突变特征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首次发现了一个类似于癌症体细胞突变目录(COSMIC)16的新型突变,对于OSCC的疾病进展极具预测价值,研究发现了2个新的SMGs,分别为CUL3以及ZFP36L2,证实其为口腔鳞癌亚型的重要抑癌基因。进一步的功能丧失机制研究发现,CUL3在OSCC以及其他鳞状细胞癌中为纯合缺失突变,而ZFP36L2与健康食管粘膜的超增强子相关,超高效增强子DNA甲基化可降低鳞状细胞癌活性组蛋白标记物浓度,提示超增强子与SCC抑制剂的表观遗传失活相关。

研究人员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以及腺癌之间的基因组和表观基因水平差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食管癌的新分子特征,该研究为食管癌的针对性治疗提供了依据。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1. 2017-09-11 ylzr123

    认真学习.不断进步.把经验分享给同好.点赞了!

    0

  2. 2017-09-10 大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3. 2017-09-07 大爰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重复)JNCI:为了不得食管癌,别抽烟了

食管癌因较差的预后,严重影响着生命健康。研究显示,吸烟是其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那么,戒烟会降低食管癌患病风险吗?是否戒烟时间越长,风险越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分子医学与外科学系Shao-Hua Xie博士,对戒烟与食管癌两种主要组织学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戒烟时间的影响、不同种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8月3日的《JNCI》上。

Eur Radiol:术前想知道食管癌T分期,是选MRI还是超声内镜?

食管癌T分期为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重度不典型增生;T1: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粘膜肌层、或粘膜下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食管肌层;T3:肿瘤侵犯食管纤维膜;T4:肿瘤侵犯食管周围结构;T4a:肿瘤侵犯胸膜、心包或膈肌(可手术切除);T4b:肿瘤侵犯其他邻近结构如主动脉、椎体、气管等(不能手术切除)。本研究为了

BMJ:发现食管癌细胞的致命弱点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攻击食管癌细胞的方法,可以利用现有药物采用新的治疗方法。

Gut:BTK激酶与食管癌

研究认为BTK激酶是有效的抗食道癌靶点,目前ibrutinib治疗MYC 和(或) ERBB2过表达的中晚期食管癌的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Ann Thorac Surg:男女有别!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女性应答好

8月22日,《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上发表了一项由梅奥诊所普通胸外科进行的研究。研究显示,相比男性,罹患食管癌的女性对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手术具有更好的应答,并且出现肿瘤复发的可能性低。

Gut:重磅!伦敦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找到食管癌的软肋,有望拯救近半数的食管癌患者

8月22日,来自伦敦癌症研究所Christopher Lord教授的科研团队在胃肠病领域顶级期刊《Gut》杂志上刊登了一项关于食管癌治疗的突破性发现(1),他们可能找到了食管癌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