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世界首例手术机器人子宫移植宝宝诞生

2019-04-11 佚名 生物探索

说到子宫移植,我们来梳理一个时间线:2014年,世界首例子宫移植成功,同年9月,世界首例移植子宫宝宝诞生。2017年,世界首例遗体子宫移植成功,同年12月,世界首例取自遗体的移植子宫宝宝诞生。同时,2017年还有一项重大突破,即在瑞典进行的机器人子宫移植手术。2019年4月9日,这位妈妈成功分娩了一名男婴,他的诞生标志着世界首例手术机器人子宫移植的成功。这个还没出生就已经举世瞩目的小宝宝,背后所代

说到子宫移植,我们来梳理一个时间线:

2014年,世界首例子宫移植成功,

同年9月,世界首例移植子宫宝宝诞生。

2017年,世界首例遗体子宫移植成功,

同年12月,世界首例取自遗体的移植子宫宝宝诞生。

同时,2017年还有一项重大突破,即在瑞典进行的机器人子宫移植手术。

2019年4月9日,这位妈妈成功分娩了一名男婴,他的诞生标志着世界首例手术机器人子宫移植的成功。

这个还没出生就已经举世瞩目的小宝宝,背后所代表的技术自然是焦点。

手术机器人子宫移植技术是指利用手术机器人从捐献者体内获取子宫供体,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供体子宫移植到受体体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两名外科医生通过引导供者腹部直径1cm的切口内的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他们都坐在几米外的工作台上,配有类似操纵杆的工具和放大的3D屏幕图像,可以在下腹部深处进行切除和移植操作。

这项新技术为捐赠者带来了很大的不同,捐赠者不需要大尺度开腹,损伤和出血都极大减少,因此通常会感觉更好,并且身体恢复速度会更快。

这个婴儿是这一移植手术下首个出生的宝宝,他的出生代表着微创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是切实可行的。这个研究项目的移植外科医生Niclas Kvarnstr?m设想:“将来,我们要使用机器人辅助微创技术将子宫移植到受体中。”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15名婴儿是从移植的子宫中出生的。除了在瑞典Sahlgrenska学院研究范围内出生的九个人之外,在美国有两个,在巴西,塞尔维亚,印度和中国各有一个。

其实,这则新闻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之前的《世界首例!中国医生主刀5G远程手术,医疗迈入新时代》,新世界的大门已打开,将来围绕着5G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远程手术并不会遥不可及。。

另一方面,人工移植子宫技术为有子宫切除史的女性圆了生殖梦,而遗传咨询以及第三代试管婴儿这样的辅助生殖手段对于致病基因明确、携带可能造成重大出生缺陷的遗传性疾病的家庭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送子观音”。

资料来源:

[1] First birth after robot-assisted uterus transplant

[2] 世界首例!中国医生主刀5G远程手术,医疗迈入新时代

[3] 圆梦丨摆脱「遗传」困扰,生育健康宝宝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神外手术机器人亮相CMEF春季展

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机器人 -- CAS-R-2型“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在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正式亮相。这是我国第一台专门为颅脑外科立体定向手术设计的医疗机器人,这款手术机器人由华志医疗推出且临床病例已过万例,而且纳入了医院医保,满足颅脑外科手术精准定位的要求,且操作简单方便,填补了我国医疗机器人在立体定向手术方面的空白,临床需求量大,市场应用前景十分

五年内,35%的外科手术会有手术机器人参与

《财富》杂志深度剖析了目前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霸主“直觉外科”公司。这家公司生产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现在每42秒就完成一例微创手术。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这一比例未来将占据超过三分之一的外科手术。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直觉外科公司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赢取保险公司和年轻外科医生的芳心的结果图片来源:Fortune十年前,机器人辅助手术听上去还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机器人辅助手术却已经成为为现实。在世界各地

首届“国际医疗机器人临床治疗趋势峰会” 在京召开

/* Style Definitions */ span.prnews_span { font-size:8pt; font-family:"Arial"; color:black; } a.prnews_a { color:blue; } li.prnews_li

国内首批“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协作中心”医院在京授牌

2018年11月6日,国内首批“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应用协作中心”医院在京授牌,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航空总医院、武警总医院、河南省立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等六家三甲医院接受了授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福、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部主任杨新波、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部副主任杜亚宏、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学术部、继教部执行副主任帅德、原海军总

华志微创携手心医国际开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新纪元

12月4日,华志微创特邀原海军总医院副院长田增民、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卢旺盛、北京军区神经外科研究所主任张洪钿三位神经外科手术专家,就“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这项医疗技术给全国百余家医院进行了远程授课。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各所医院骨干医生熟练掌握这项先进医疗技术,对于提高相关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加强医院跨区域交流也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华志微创携手心医国际开启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新纪元 这

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入驻 北京和睦家医院迈入微创机器人手术时代

近日,《健康界》对北京和睦家医院全面迈入微创机器人手术时代,再次“争第一”的话题进行了采访与报道,以下转载自《健康界》全文:“为明天做好准备,就是把今天做到最好”,这是美国作家Jackson Brown的一句名言,也贴切地反映出和睦家医疗副总裁、北京和睦家医院(下称和睦家)院长盘仲莹对于“高精尖”医疗设备引进的态度。“技术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盘仲莹说。近日,Ma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