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Invest.: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组学可识别症状性颈动脉斑块的分子特征

2017-04-06 MedSci MedSci原创

在临床事件发生之前识别出患有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仍然具有挑战。最近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易损斑块"的组织学和成像定义,可改进预测症状发作的方法。本研究选取6位有症状与6名无症状患者的人颈动脉内膜剥离标本中的血管细胞外基质和相关分子进行蛋白质组学比较,以鉴定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蛋白质特征。将蛋白质组学数据与121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基因表达谱相结合,并分析脂质超载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蛋白质分

临床事件发生之前识别出患有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仍然具有挑战。最近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易损斑块"的组织学和成像定义,可改进预测症状发作的方法。

本研究选取6位有症状与6名无症状患者的人颈动脉内膜剥离标本中的血管细胞外基质和相关分子进行蛋白质组学比较,以鉴定高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蛋白质特征。将蛋白质组学数据与121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基因表达谱相结合,并分析脂质超载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蛋白质分泌。最后,在这两个基于社区的研究中进行候选生物标志物的流行病学验证。

使用蛋白质组学和其他两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鉴定有症状患者斑块的分子特征,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9,壳多糖酶3样-1,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A8),S100A9,组织蛋白酶B,纤连蛋白和半乳凝素-3结合蛋白。Bruneck研究中的685名受试者中检测的候选生物标志物与10年随访期间进展为晚期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相关。4个生物标志物特征(基质金属蛋白酶9,S100A8 / S100A9,组织蛋白酶D和半乳凝素-3结合蛋白)提高了风险预测,并在独立队列SAPHIR研究中被成功重复。

本研究鉴定出来的4个生物标志物可以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和诊断。此外,本研究突出了基于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发现生物标志物的的优势。

原始出处


Langley SR, Willeit K,et al.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omics identifies molecular signature of symptomatic carotid plaques.J Clin Invest. 2017 Apr 3;127(4):1546-1560.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全新肺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汇萃

蛋白网络生物标记研究诊断肺癌  台湾清华大学王(Wang)等报告,构建蛋白相关网络的生物标记,有助于了解肺癌发生过程和机制,并可提示抗癌治疗的潜在靶区。论文发表于《生物医学中心·医学基因组学》(BMC Med Genomics 2011; 4: 2)。   研究者采用系统生物学方法集成芯片,内含基因表达图谱和蛋白质相互作用信息,以形成一种基于网络的研究肺癌发生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基于网络的生

J Proteomics:中国学者对蛋白质甲基化进行全面解析

蛋白质甲基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后修饰现象,其甲基供体为S-腺苷甲硫氨酸(SAM)。由于甲基化可发生在氨基酸残基的N-,O-和S-中心,并且N-中心甲基化还存在不同状态,同时甲基化对分离行为影响非常细微,限制了对蛋白质甲基化组的解析。常规基于抗体的研究策略仅捕获了部分N-中心甲基化的信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宗保和邹汉法提出了“同位素标记SAM甲基化”研究新策略,深入解析了模式生物

Int J Stroke:识别TIA新标志物——质谱分析法

背景: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临床诊断,在临床大夫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找到可靠的识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生物标记有助于改善对患者的护理,并给予积极治疗。 目的:研究人员旨在应用质谱分析蛋白质组学识别血浆中TIA的新型生物标记物。方法:招募存在短暂性神经症状的患者。应用质谱分析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测试患者脑缺血发生的生物标志物,这是一种识别潜在的蛋白质的无偏倚方法。在招募的患者中进行第二次前瞻性性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