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上海共建托管复旦上海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2018-12-23 佚名 微言教育

12月21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仪式上具体说了哪些内容?共建协议都有啥举措?随教育小微一起看现场↓↓↓学校未来办学怎么办?听听陈宝生部长怎么说↓↓↓陈宝生:要充分利用共建托管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一流医学院、打造一

12月21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仪式上具体说了哪些内容?共建协议都有啥举措?随教育小微一起看现场↓↓↓

学校未来办学怎么办?

听听陈宝生部长怎么说↓↓↓

陈宝生:要充分利用共建托管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一流医学院、打造一流医学学科专业、培养一流医学人才

陈宝生指出,三方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6家附属医院,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三方合力推动教育事业尤其是医学教育事业的真情厚意、真金白银、真枪实弹、真抓实干。他对学校未来办学提出四点希望:

■一是加强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是立德树人,全面落实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德学兼修、能力过硬的卓越拔尖人才。

■三是立足上海,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深入推进协同创新,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四是引领示范,创新医学教育管理体制。要充分利用共建托管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一流医学院、打造一流医学学科专业、培养一流医学人才,示范带动全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下一步工作如何做?

应勇市长、曾益新副主任这样说↓↓↓

应勇指出,近年来,上海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深化综合医改试点、推进健康上海建设。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有利于加强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三方深化共建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复旦大学加快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上海市将认真落实共建托管协议,积极支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改革发展。希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加强医教协同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加快健康上海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曾益新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以共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继续大力支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有关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推动上海市医学人才培养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希望尊重医学教育规律,建立大医学管理框架,贯彻“大医学”理念;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把医科和工科、理科、文科相融合,办出医学学科特色;关注全科医学,加大基层医院优质师资培养力度,把基层医疗机构建好,为百姓提供良好医疗服务。

关于共建协议的详细信息

看这里↓↓↓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主持会议。林蕙青、曾益新、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代表三方签署共建协议。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我国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医学科学研究和高质量卫生健康服务的重要基地之一。经反复协商,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上海市同意将复旦大学率先纳入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率先纳入部委市共建一批医学院校序列。学校将在部委市三方支持下,在保持体制不变的原则下,积极探索创新共建托管的新模式、新机制。

根据共建协议,教育部在保持原有支持不变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落实扩大办学自主权,指导支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加快建设一流医学院,加快培育一流医学人才,加快建设一流医学学科,加快提升医学创新与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支持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加强医教协同管理。上海市人民政府加强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其直属附属医院的领导和支持,为共建托管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8-12-26 jyzxjiangqin

    上海共建托管复旦上海医学院及附属医院。

    0

相关资讯

肿瘤竟致精神异常?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少女

来自温州的花季少女小希自去年底忽然胡言乱语起来,且行为异常,都以为是精神出了状况,女孩甚至陷入昏迷,生命垂危。幸运的是,正在小希病情危重之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联合多学科,及时找出“罪魁祸首”,对症施治,挽救了小希的生命。患者于2月20日康复出院。

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梅奥医学院联手发表《Nature Medicine》:前列腺癌治疗出现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梅奥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中出现抗性的一个新成因,指出了SPOP基因突变对药物耐药性发展的作用,同时这项研究也为改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蛋形视听舱、机器人馆员……复旦新医科图书馆未来感十足

图书馆可以是什么样的?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的馆员们,用三年时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并非仅是看书还书的地方。复旦大学表示,历时三年的原址重建后,该校新落成的图书馆医科馆(以下称“复旦医馆”),将于2017年11月21日向读者开放。11月13日下午,记者提前探访了这座高八层,总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其大部分空间留给了读者而非书籍:一些区域配有专门的投影设备,供学生讨

复旦肿瘤医院季冬梅:病理检查是指导淋巴瘤治疗的“灯塔”

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的一种常见肿瘤,往往可以发生在人体除了头发和指甲以外的任何器官。那生了淋巴瘤应该怎么治疗呢?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回答。总体来说,淋巴瘤的治疗应该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具体到某一个特定患者的治疗的时候,到底应该采用哪种具体方法或者哪些药物,其决定性因素是这个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因为淋巴瘤是原发淋巴系统的一类恶性肿瘤的总称,它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还包括非常多的亚型。根据2016年

EBCC-11∣邵志敏教授团队:年轻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与疾病特异生存率列线图的构建与验证

第11届欧洲乳腺癌大会于当地时间3月2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拉开序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团队关于构建年轻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入选大会壁报。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复旦团队研制出诱导型基因编辑ZFN靶向切除近10kb 全长HIV-1前病毒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朱焕章课题组设计并构建出只在HIV感染细胞上才能切除HIV-1前病毒的诱导型锌指蛋白核酸酶(ZFN-Tat),避免了ZFN持续表达可能引起的潜在脱靶效应,为该技术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地应用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