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心率变异性指数可预测房颤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

2020-07-2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AF患者单次5分钟ECG记录中测得的HRV指数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AF患者的HRV分析可能是进一步进行风险分层以指导患者治疗较有价值的工具。

心率变异性(HRV)受损与窦性心律个体死亡率增加有关。但是,心房颤动(AF)患者HRV尚未得到系统评估。近日,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假设HRV可以预测A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

从多中心前瞻性瑞士房颤(Swiss-AF)队列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1922例窦性心律或AF患者。在基线时获得了5分钟的静息心电图记录,并计算了HRV的标准参数(HRV三角指数、正常至正常间隔的SD、连续的正常至正常间隔的均方差的平方根和平均心率)。在随访期间,终点委员会对每个死因进行了裁决。

平均随访时间为2.6±1.0年,143例(7.4%)患者死亡;92例死亡归因于心血管原因。在包含多个协变量(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状况、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心肌梗死史、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口服抗凝药) )的Cox回归模型中,降低的HRV指数≤中位数(14.29),而非其他HRV参数,与心血管死亡(风险比为1.7;95%CI为1.1–2.6;P=0.01)和全因死亡(风险比为1.42;95%CI为1.02-1.98;P=0.04)风险增加相关。

由此可见,AF患者单次5分钟ECG记录中测得的HRV指数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AF患者的HRV分析可能是进一步进行风险分层以指导患者治疗较有价值的工具。

原始出处:

Peter Hämmerle.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 Triangular Index as a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 AM HEART ASSOC.2020.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JAHA.120.01607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JACC:导管消融可明显降低患者房颤复发率

CABANA临床研究将2204名房颤患者随机分成经导管消融治疗和药物治疗,通过意向性治疗分析显示,死亡、致残性中风、严重出血或心脏骤停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相对减少14%,无显着性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旨在

JACC:左心耳封堵术和直接口服抗凝剂在高风险房颤患者中的比较研究

经皮左心耳闭合术(LAAC)在预防心房颤动(AF)相关卒中方面非劣于维生素K拮抗剂(VKAs)。然而,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比VKAs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其对LAAC相关心血管和神经结局的影响尚不

JACC:华为智能穿戴设备能用于房颤的筛查和健康改善

2020年初,301医院与华为心脏健康研究团队合作的心脏健康研究项目取得两项新的研究进展,为移动医疗技术心血管疾病管理,心房纤颤的早期监测和治疗,再添最新结论。

Lancet:右旋美托咪啶不能减少心脏手术后患者房颤及谵妄风险

从麻醉诱导时开始接受持续24小时的右旋美托咪啶治疗,不能预防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房颤及谵妄的发生率

JACC:持续性房扑和房颤的心房重塑比较

房扑(AFL)和房颤(AF)与心房重构有关,但尚无任何实验研究涉及持续房扑的心房重构。这项研究旨在探究由持续性房扑(AFL)和/或房颤(AF)引起的心房重构。

Med Clin:房颤合并甲减有保护作用?中国3.1万房颤患者分析

一项基于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房颤项目(CCC-AF项目)的最新研究发现,对于房颤患者来说,既往甲减病史可能是一个保护因素,而甲亢病史则是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