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中英两款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出炉,可诱发免疫反应

2020-07-21 生物探索 生物探索

两款疫苗均能实现对新冠病毒(SARS-CoV-2)的免疫反应,并且诱导了高效的T细胞免疫应答。

当地时间7月20日,《柳叶刀》发布了两款新冠病毒疫苗(COVID-19)1期/2期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其中一款由中国工程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公司(CanSino Biologics)共同研发,另一款由英国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公司开发。从实验结果来看,两款疫苗均能实现对新冠病毒(SARS-CoV-2)的免疫反应,并且诱导了高效的T细胞免疫应答。

陈薇院士团队/康希诺生物公司

在中国团队带来的这项非复制型5型腺病毒(Ad5)新冠病毒疫苗临床2期试验中,508位参与者分别接受了高剂量(1E11 病毒颗粒,n=253)、低剂量(5E10病毒颗粒,n=129)疫苗以及安慰剂(n=126)注射。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是评估Ad5载体COVID-19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并确定3期功效研究的疫苗剂量。

这些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39.7岁(IQR18-83),其中266人(52%)对Ad5载体具有较高的既存免疫力,而242人(48%)具有较低的既存免疫力。所有参与者在接种疫苗后的28天内完成了随访,并在第0和28天提供了血液样本。

随访结果显示,从第14天起,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检测到Ad5载体COVID-19疫苗诱导的受体结合域(RBD)特异性ELISA抗体反应。在第28天,高剂量组244位参与者(96%)以及低剂量组的129位参与者(97%)显示RBD特异性ELISA抗体发生血清转化,而安慰剂组参与者则没有发生变化。

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能对活SARS-CoV-2诱导显着的中和抗体免疫应答,参与者中和抗体的中和活性的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9.5和18.3。高剂量组中,有148人(59%)发生了中和抗体对活SARS-CoV-2反应的血清转化,低剂量组中的数据为61人(47%)。

同时,高剂量组的227人(90%)以及低剂量组的129人(88%)均产生了特异性IFN-g,表明该疫苗诱发了T细胞应答。

总体而言,高剂量组196人(77%)、低剂量组98人(76%)以及安慰剂组61人(48%)在接受注射后28天内出现了一种或多种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全身性疲劳、发烧、头痛、注射部位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先前抗Ad5免疫力高以及年龄大的参与者,RBD特异性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对该疫苗的抗体相应均更弱,但优于安慰剂组。从实验结果来看,高剂量(1E11 病毒颗粒)将是两次剂量中较好的剂量。

牛津大学/阿斯利康公司

在这项由英国研究人员进行的AZD1222腺病毒载体疫苗(ChAdOx1)1/2期临床实验中,共有1077名参与者分别接受了ChAdOx1 nCoV-19(n = 543)以及对照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enACWY(n = 534)的接种。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IQR 28-44岁),90%以上的参与者为白种人。

在ChAdOx1 nCoV-19组中,抗SARS-CoV-2穗蛋白抗体在第28天达到峰值,并在接种后的第56天里仍然保持高水平。

随后,研究人员从多个维度评估了参与者体内的中和抗体水平。采用PRNT50分析方法,研究人员对35名受试者进行血清中和检测,发现所有参与者均获得了中和效价,中位滴度为218。如果应用MNA80法检测,91%在单次接种后具有血清中和反应,而应用则100%具有血清中和反应。

另外,研究人员使用了特异性干扰素γ酶联免疫斑点测定对志愿者的T细胞免疫反应进行了检测,发现志愿者接种ChAdOx1-nCoV-19第7天出现细胞免疫反应,并且第14天特异性T应答达到峰值(ELISPOT 856/10e6 PBMC),直至第56天仍绕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在不良反应方面,研究人员发现,ChAdOx1-nCoV-19参与者出现了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头痛、疲劳、发冷、发热、不适和肌肉疼痛等。实验中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据悉,在《柳叶刀》发布两项疫苗临床实验结果的当天,辉瑞公司和BioNTech也在medRxiv上公布了其mRNA新冠疫苗1期临床试验的进一步结果,文中指出,mRNA疫苗可同时诱导有效的抗体反应和T细胞应答。

原始出处:

Pedro M Folegatti, et al.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the ChAdOx1 nCoV-19 vaccine against SARS-CoV-2: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a phase 1/2, sing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2020.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1604-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20-10-22 howi
  2. 2020-07-22 lovetcm

    #新冠肺炎#疫苗全面上市意味着国家间全面开放!否则只能封闭

    0

  3. 2020-07-21 燕子2485

    期待早点投入临床

    1

    展开1条回复
  4. 2020-07-21 公卫新人

    新冠肺炎,疫情何时才能消失

    0

相关资讯

免疫激活剂7HP349的研究性新药申请,获得FDA的批准

整联蛋白细胞粘附分子(例如α4β1和αLβ2)对于抗原呈递和免疫激活至关重要。

Comp Biochem Physiol C Toxicol Pharmacol: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对巨噬细胞的细胞反应的影响

作为纳米材料在生物学和医学中最广泛的应用,需要探讨钛纳米材料与生物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随后的细胞反应。 在这里,表征了两种TiO2纳米粒子在培养基中的团聚状态,并研究了RAW264.7细胞中的簇特异性细

Nano Lett:具有不同弹性模量的纳米结构表面通过拉伸巨噬细胞来调节免疫反应

合理的免疫反应是生物材料成功植入人体的关键,设计和制造出调节免疫反应的生物材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Advanced Science and Matter:生物材料的免疫控制可以减少植入物的排斥反应

导言:生物材料植入人体内后,会对局部组织和全身产生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局部的组织反应和全身的免疫反应。可植入的医疗器械受到制造它们的生物材料的异物反应的限制。这种反应可导致慢性炎症、组织损伤和纤维化,

Nature子刊:为何会胖上加胖?那要问问你体内脂肪细胞的免疫反应

当人自身的脂肪细胞引发复杂的炎症连锁反应,进而破坏新陈代谢并削弱免疫反应,此时此刻肥胖症便悄悄恶化了,人们也会感染较高风险的疾病(包括COVID-19)。

Clin Microbiol Infect:疫苗对异源适应性免疫的影响

疫苗能诱导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抗原特异性记忆,从而实现对目标病原体的长效保护。除此之外,一些疫苗的有益效果大于对目标病原体的保护。这些非特异性效应被认为是疫苗诱导的免疫调节的结果。在卡介苗(BCG)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