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J Clin Oncol: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接受新辅助化学激素疗法高风险前列腺癌病人的总生存率研究

2017-07-21 AlexYang MedSci原创

高风险前列腺癌(PCa)的最优治疗方案仍旧还没有建立。之前,研究人员报道了在高风险前列腺癌病人中的可认可的、无生化复发生存的一种疗法,即在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P)后,使用一种新辅助的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激素兴奋剂或者拮抗剂以及磷酸雌莫司汀胶囊(EMP)(化学激素疗法,CHT)。最近,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个回顾性的研究来评估新辅助CHT在高风险PCa病人中的临床作用。研究人员回顾了在1996

高风险前列腺癌(PCa)的最优治疗方案仍旧还没有建立。之前,研究人员报道了在高风险前列腺癌病人中的可认可的、无生化复发生存的一种疗法,即在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P)后,使用一种新辅助的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激素兴奋剂或者拮抗剂以及磷酸雌莫司汀胶囊(EMP)(化学激素疗法,CHT)。最近,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个回顾性的研究来评估新辅助CHT在高风险PCa病人中的临床作用。

研究人员回顾了在1996年7月到2016年4月间弘前大学中,1254名经历RP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前列腺癌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记录。根据达米可风险分类,研究人员关注了高风险组的613名病人。另外,研究人员将这些高风险PCa病人根据在RP前接受(EMP组)或者没有接受(非EMP组)新辅助CHT治疗进一步分成了两组。终点是手术后总的生存率(OS)。

研究发现,5年和10年OS率分别为98.5%和92.6%。在EMP组中,10年的OS率与非EMP组中比较,要显著更高(P=0.021)。在多变量分析中,新辅助CHT的使用、淋巴结的参与以及去势难治性PCa状态与OS都显著相关。最后,研究人员指出,高风险前列腺病人RP后利用EMP进行新辅助CHT可以表现出优秀的长期总生存率。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2016 JUA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前列腺癌

2016年10月,日本泌尿外科协会(JUA)更新发布了日本前列腺癌指南,作为日本前列腺癌指南4年来的第一次更新版本,期内容涵盖了从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到股息治疗的广泛话题。  

又高又胖,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升高!

近期,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探究了身高、肥胖和前列腺癌等级之间的关系。研究数据来自欧洲癌症和营养的前瞻性调查,包括141896名来自丹麦、意大利、德国、希腊、荷兰、西班牙、瑞典、和英国的参与者,平均年龄是52岁。在这些参与者中,共有7024名前列腺癌患者,其中726名患者为高级别前列腺癌患者,1388名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此外,还有934名前列腺癌患者死亡。对数据进行分析后,研究小组得出结论,

Sci Rep:在前列腺癌中,FBXL4是一个转移相关的基因

前列腺癌在西方男性中是最为常见的癌症,晚期转移疾病中具有显著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由于前列腺癌主要可转移到骨组织,取样的困难性导致到目前为止对该转移疾病的了解仍存在局限。研究人员通过利用高密度微阵列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在6q16.1-16.2位置发现了一个共有的基因组拷贝数丢失,该区域包含FBXL4基因;另外,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大量骨转移样本中确定了该位置丢失的拷贝数和所包含的基因。研

Oncogene:在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可诱导G3BP2和SUBO调控的p53核输出

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发展过程总具有核心的角色,尤其是在治疗抵抗性疾病中,包括了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P53肿瘤抑制子的缺失,一个细胞核翻译因子,可以导致前列腺恶性肿瘤的形成。最近,有研究人员报道了p53通过G3BP2雄激素调节诱导转位,G3BP2是一个新的被描述为AR的直接靶标基因。另外,G3BP2可以诱导细胞周期进展和阻断细胞凋亡。p53的转位通过雄激素依赖的类泛素化调控,并由G3BP2互

Cancer Res:治疗男性“前列腺癌”的药物也可能用于治疗“乳癌”

乳癌是中国台湾地区女性发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有近 2,000 人因而离世。“三重阴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更是其中较难医治的一种,目前仍未有标靶药物可用。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有部分三重阴性乳癌肿瘤也有表现“雄性激素受体”,可望以治疗男性“前列腺癌”的药物加以治疗

Oncogene:雄激素受体的抑制可以诱导出一个新的前列腺癌转移肿瘤促进因子ZBT46

目前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聚焦在针对雄性激素受体(AR)信号上。然而,雄性激素受体在细胞腔上皮分化中是一个关键的因子,并且在肿瘤抑制方面具有一定的角色作用。因此,雄性激素受体的抑制也许可以激活致瘤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转移性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CRPC)。最近,有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个新的肿瘤促进因子ZBTB46,它可以由AR信号通过微RNA(miR)-1的下调从而进行负调控。ZBTB46与恶性前列腺癌相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