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急性卒中需要常规吸氧吗?

2017-10-07 杨中华 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急性卒中后低氧血症很常见,通常是间断性低氧血症,往往被忽略或未被发现。常规预防性低流量吸氧改善急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吗?


急性卒中后低氧血症很常见,通常是间断性低氧血症,往往被忽略或未被发现。常规预防性低流量吸氧改善急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Christine Roffe等在JAMA上发表了他们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目的在于评价急性卒中患者常规预防性低流量吸氧比控制性氧供更能够降低90天死亡和残疾,是否夜间吸氧(低氧血症更常见于这个时间)更有效。

该研究为单盲随机临床试验,共纳入英国136家中心8003例急性卒中患者。这些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给予持续吸氧72h,或夜间吸氧(21:00到7:00h)3晚,或对照(临床需要时吸氧)。如果基线血氧饱和度<=93%按照3L/min鼻导管吸氧,如果>93%按照2L/min鼻导管吸氧。

纳入的8003例患者中,平均年龄72岁,平均NIHSS为5分,基线血氧饱和度为96.6%。吸氧 vs 对照良好预后(顺序回归)未调整OR为0.97(95% CI,0.89 - 1.05;P = 0.47),持续吸氧vs夜间吸氧OR为1.03 (95% CI, 0.93 to 1.13; P=0.61)。亚组分析也未发现吸氧的益处。持续吸氧、夜间吸氧和对照严重不良事件(至少发生一次)发生率分别为13%、11%和12.1%。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非低氧血症的急性卒中患者,预防性使用低流量吸氧不能降低3个月死亡或残疾。

原始出处:

Christine Roffe, MD1,2; Tracy Nevatte, PhD,et al.Effect of Routine Low-Dose Oxygen Supplementation on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Adults With Acute Stroke:The Stroke Oxygen Study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2017;318(12):1125-1135. doi:10.1001/jama.2017.11463

作者:杨中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7-10-07 137****9095

    henhao

    0

  2. 2017-10-07 yfjms

    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J Neurosurg:急性卒中患者直接入住卒中单元,花费较少,预后较好

目的:在这个研究中,研究者利用NIS提供的信息研究将卒中患者从医院转移到一个能够接受卒中治疗干预(静脉注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血栓取出术,或者两种治疗方式)中心对患者住院花费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从NIS中获得2008年到2010年期间急性卒中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医院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出院方式,住院花费及死亡率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应用单变量和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分析接受积极干预

Neurology:饮酒患者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为了确定是否慢性饮酒或急性酒精中毒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IS)静脉溶栓(IVT)率和症状性脑出血(SICH)相关风险。方法:研究者分析奥地利卒中单元登记记录的2004年到2014年间35个卒中单元的所有IS患者。研究者比较慢性饮酒(大于2次/天)或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和无饮酒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以及IVT发生率及相关SICH。结果:研究者识别了IS患者47422名。这些患者中,39

Stroke:卒中发生3个月进行阿替普酶治疗是安全的

背景和目的:根据欧洲许可证,卒中后3个月内不能给予阿替普酶治疗。然而,卒中史是否影响治疗效果尚不清楚。研究者旨在评估与第一次卒中相比先前卒中小于3个月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的安全性和功能预后。方法:研究者分析来自12个国家的东欧卒中安全溶栓登记中2003年10月到2014年7月期间应用阿替普酶的患者。应用非校正及校正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0R值。结果:13007名患者,11221名(86%)患者

JAMA总结急性卒中预防十大要点

1.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期间,已有核心组织因局部缺血而出现不可逆损伤。该核心组织被缺血半暗带围绕,即低灌注组织,并存在永久性损伤风险,但施以再灌注可以挽救并使其功能恢复正常。急性卒中治疗的目标是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流供应。        2.如果静脉注射(iv)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能够在4.5小时内(从患者表现正常的最近的时间到溶栓)给予,则i

Stroke:急性卒中后的睡眠呼吸障碍

睡眠呼吸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并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发病率高出4到6倍。在急性卒中后期,以色列索罗卡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前瞻性评估了临床特点,炎症和凝血实验室指标与OSA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住进神经内科的患者,在症状发作的最初48h内通过外周动脉张力,一个手腕佩戴动态睡眠研究装置(利用外周动脉张力)进行了评价。研究人员对患者的早晨血样进行了肿瘤坏死因子

Stroke:确定急性卒中后出院回家可能性较高的患者评估模型!

由此可见,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评估模型可以确定急性卒中后有较大可能出院回家的患者。该模型能为卫生专业人员充分计划患者出院具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