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14:基于EGFR突变的新辅助治疗IIIA-N2期NSCLC可行

2014-05-31 Ruanancy 译 医学论坛网

摘要号:#7572第一作者:钟文昭,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外科标题:基于EGFR突变状态对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新辅助治疗策略进行II期临床研究背景:EGFR-TKI新辅助疗法和个体化辅助疗法是治疗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既有吸引人又颇具争议的策略。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新辅助治疗策略在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基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摘要号:#7572

第一作者:钟文昭,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外科

标题:基于EGFR突变状态对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新辅助治疗策略进行II期临床研究

背景:EGFR-TKI新辅助疗法和个体化辅助疗法是治疗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既有吸引人又颇具争议的策略。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新辅助治疗策略在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基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突变状态进行分类)中的作用。

方法:基于EGFR突变状态(NCT00600587),把可切除性、组织学证实为IIIA-N2期的NSCLC患者分别分配到新辅助疗法埃罗替尼组和吉西他滨/卡铂(GC)组。本II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缓解率(RR);次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结果: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共有24例IIIA-N2期NSCLC患者参加了试验。总RR为42%,埃罗替尼组突变型EGFR患者的RR为58.3%(7/12)而GC组野生型EGFR患者的RR为25.0%(4/12)(P=0.18)。埃罗替尼组和GC组分别有6例和7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术。埃罗替尼组和GC组的PFS中位值分别为6.9个月和9.0个月(P=0.071),OS中位值分别为14.5个月和29.3个月(P=0.304);两组中接受切除术的患者的OS中位值分别为28.9个月和55.8个月(P=0.218)。全部受试患者的PFS和OS分别为7.9个月和24.1个月。此外,埃罗替尼组接受切除术的6例患者在疾病进展后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再次治疗时都发生了部分缓解,第2个PFS中位值为11个月。

结论: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新辅助治疗策略治疗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可行性。在本亚组试验中,虽然埃罗替尼可提高患者的反应率,但该效益并没有带来PFS或OS的改善。要确定围手术期TKI疗法在III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作用,需要对新辅助疗法联合佐剂EGFR-TKI开展深入的随机化对照研究。临床试验信息:NCT00600587。

研究链接:Phase II study of biomarker guided neoadjuvant treatment strategy for IIIA-N2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ased on EGFR-mutation status. (Abstract 7572)

作者:Ruanancy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SCO 2014:GDF15为口腔鳞癌化疗预后的一种生物标志物

摘要号:6037 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钟来平 背景: 随机试验表明,与单独标准疗法相比,诱导化学疗法联合标准疗法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并没有显著的生存效益。诱导化学疗法很可能对具有明显生物学特征的患者亚组具有疗效,开发生物标志物或可帮助识别那些可能对某种特定疗法具有反应的肿瘤患者。 方法:在一项对诱导化学疗法(

ASCO 2014:5项改善患者和幸存者生活质量的新策略研究发布

今日,ASCO发布了5项关于改善肿瘤患者、幸存者和照护者生活质量的新策略研究,意图减少肿瘤治疗的长短期不良影响。这些研究显示了“少即是多”的治疗策略,以及早期给予姑息治疗,支持对患乳腺癌的女性予以生育保留新技术。五项研究分别如下:1、戈舍瑞林有助于保留HR阴性乳腺癌癌女性患者的生育功能在接受化疗的激素受体(HR)阴性乳腺癌女性患者中,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戈舍瑞林有助于保留生育功能:

ASCO 2014:UTD1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II期研究

摘要号:#1040第一作者:徐兵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背景:脱环氧埃博霉素(UTD1,一种埃博霉素转基因类似物)是一种微管稳定剂。I期临床试验显示其对转移性乳腺癌(MBC)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本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多中心2期临床研究,比较了单用UTD1以及UTD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MBC患者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两项研究中,接受过紫杉烷类药物、蒽环类药物和/或卡培他滨治疗的MBC患者进行

ASCO 2014:预防性颅脑照射具高危脑转移风险的IIIA N2期NSCLC可延长患者生存

摘要号:#7508 第一作者:王思愚,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 充分切除并辅助化疗后具有高危脑转移风险的IIIA 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预防性颅脑照射与观察进行比较的随机试验 背景:预防性颅脑照射(PCI)明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脑转移的发生率,不过对于生存的影响不明确。之前我们建立了一项预测局部进展期NSCLC患者发生脑转移危险的数学模型。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已切除病变并接受

ASCO 2014:局部晚期NSCLC每周三次紫杉醇同步放化疗(CCRT)优于每周一次

摘要号:#7545第一作者:朱广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标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紫杉醇每周一次用法vs.每周三次用法的一项随机化III期试验背景:由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 NSCLC)的局部复发率较高,临床上对其进行最优管理仍具有挑战性。NCCN指南推荐把同步放化疗(CCRT)作为LA NSCLC的标准疗法。本III期试验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

ASCO 2014: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未增加治疗相关性死亡

摘要号:#7561研究标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治疗相关性死亡:随机化研究的荟萃分析第一作者:Zhao Ji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背景:治疗相关性死亡(TRDs)是与肿瘤进展无关的一种5级事件,可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cCRT)后发生。本研究的目的是:1)比较cCRT与非cCRT(序贯放化疗或单纯放疗)治疗的患者之间的T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