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Metab:细菌告诉你,你吃的够多了!

2015-11-25 QQduhq 译 MedSci原创

当人们吃东西的时候,营养被肠道中的细菌吸收。这些细菌不断分裂和增殖,以补充成为粪便一部分的死亡细菌。当今食欲控制电流模型显示,当一个人有空腹感或饱腹感,则相应激素由肠道分泌,并传至大脑。研究人员认为,肠道微生物群可能通过能量收集活动或代谢物与神经刺激因子的生成来控制食物的摄入。

当人们吃东西的时候,营养被肠道中的细菌吸收。这些细菌不断分裂和增殖。当今食欲控制电流模型显示,当一个人有空腹感或饱腹感,则相应激素由肠道分泌,并传至大脑。研究人员认为,肠道微生物群可能通过能量收集活动或代谢物与神经刺激因子的生成活动,来控制食物的摄入。 


在目前的研究中,法国鲁昂大学的Serguei Fetissov和他的同事们探索肠道或血液循环中的细菌蛋白控制食欲的可能性。研究人员推测,因为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取决于人并依赖于宿主内环境的稳定,因此,当机体需要更多营养物质的时候,机体(即宿主)必须与肠道细菌存在一定的沟通和交流。

研究人员研究了大肠杆菌K12的生长动力学,实验者每天接受普通营养,每天两餐。然后,他们分析了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蛋白质和能量代谢的相关性。20分钟后增加营养含量(即摄食),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之前进行普通营养餐产生的细菌蛋白,肠道大肠杆菌产生出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且进食之后,参与者出现了饱腹感和疲倦感。 

之后研究人员对增加营养前后的细菌蛋白进行提取和侧面分析。他们提取了小剂量增加营养后的细菌蛋白质,并注射入饥饿且自由喂养的小鼠和大鼠体内。

他们看到,注射小剂量的这种细菌蛋白(喂食后产生的),可降低饥饿的和自由喂养的大鼠、小鼠对食物的摄取。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饱腹后产生的细菌蛋白,可刺激YY肽(酪酪肽多肽)的释放。YY酪酪肽多肽是一种与饱腹感相关的激素,而饥饿时释放的细菌性激素不含有YY酪酪肽多肽。GLP-1的释放则恰恰相反。

接下来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个实验,以探究动物血液循环中饱腹细菌蛋白(ClpB)的存在。

餐后20分钟,虽然小鼠和大鼠血液中的饱腹细菌蛋白水平没有改变,但是它的浓度与肠道中ClpB DNA有关。研究人员认为,肠道细菌的种类和宿主的食欲共同作用影响ClpB的释放与浓度。此外,研究人员发现,ClpB可增加机体降低食欲的神经元的数量。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对其他种类大肠杆菌蛋白在饥饿和饱食中的作用及其他细菌生产的蛋白质的作用尚未可知。

Fetisov博士认为,研究表明,当机体摄入食物后,细菌立即参与调解,并通过刺激肠道饱腹感相关激素的释放来参与食欲的调控。此外,肠道菌群产生的蛋白质可在血液中存在较久,并调节大脑的反馈系统。

由此看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改变肠道微生物可能受到影响。 

看来,肠道细菌可以影响我们的食欲并控制我们的进食量。所以如果你在饱腹一顿之后想吃其他的食物却没有胃口时,这便是细菌在提醒你:你吃的够多了。

原始出处:

作者:QQduhq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21-11-20 湘雅科教

    已阅,受益匪浅。

    0

  2. 2017-06-05 卡圣

    学习了,谢谢

    0

  3. 2016-12-14 1e137bdcm70(暂无匿称)

    那以后是不是可以用这种蛋白来减肥

    0

  4. 2016-12-09 MyQueen

    吃多了,长不胖

    0

  5. 2016-07-20 维他命

相关资讯

PNAS:夏威夷短尾乌贼和它的“小”伙伴

生物的共生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而且也是生物进化中的主要推手。最新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文章详细阐述了夏威夷短尾乌贼和一种细菌(费希尔氏弧菌)的共生关系。Margaret McFall-Ngai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太平洋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他也是这项长达十年研究的领导者。夏威夷短尾乌贼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几分钟内,这种小乌贼就开始和他的“小”伙伴的共生关系。这种短尾乌贼孵化后就开始吸入很

Sci Rep:科学家观察到细菌的坏行为

“坏”细菌如何堵塞心脏支架?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的科研人员近日通过研究揭示了诸如心脏支架和导尿管等医疗设备被细菌堵塞的原因,研究者AlokeKumar表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健康问题,而本文研究给出了明确的解释,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ScientificReports杂志上。通过进行一系列实验,研究者首次观察到了名为絮凝体的细菌堆积物如何吸附到医疗器械表面随后导致设备堵塞的。文章中研究者将被荧光假单胞菌絮

食物掉地上了,要不要捡起来吃了?

当食物掉在了地板上,如果你在五秒钟内捡起来,那还可以吃吗?有的说法是,如果食物在地板上,并停留了几秒钟,污垢和细菌不会有太多的机会来污染食物。民间更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说法。美国克莱姆森大学的一项食品安全相关的研究,试图弄清食物接触地面时候被污染的量与什么有关,他们认为食物掉地上的时间与污染量没有明显关系。 虽然,掉地上的食物究竟安全不安全似乎并不是最紧迫的问题,还有更多更急迫

PLoS Comput Biol:降低细菌耐药性方法的发现

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有200万人感染细菌,这些细菌耐受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抗生素,至少有23000人会死于这些感染。对牲畜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加剧这个问题的发生。这种过度使用抗生素再加上新型药物的缓慢发现对公众健康是一种日益严重的威胁。Moffitt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已经开发出一种新颖的数学方法使用当前抗生素来消除或减少耐药性细菌的发展。 根据疾病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抗击细菌耐药性感

Nat Commun:乳腺癌药物或可抵御耐药性细菌的感染

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 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乳腺癌药物他莫昔芬可以促进白血球细胞迅速增加,并且在实验室研究中可以对细菌快速产生反应,并且杀灭细菌,在小鼠机体中进行的他莫昔芬疗法可以有效增强小鼠机体清除耐药性MRSA的效率,并且有效降低小鼠的死亡率。 他莫昔芬可以靶向作

Nature:科学家发现细菌的“社交”秘密

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的生物学家们最近发现那些看上去十分低端,单一化的细菌事实上十分复杂。它们拥有精密的社交方式以及类似于电信号传导一样的通讯功能,就像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 该项研究发表于最近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文章中作者们详细介绍了细菌之间相互交流采用的具体方式,他们称之为"离子通道"。   "我们的发现改变了长久以来人们对细菌的看法,同时改变了我们对于大脑工作方式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