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Haematol:动态监测血液和凝血参数可更准确便捷评估COVID-19患者病情和预后

2020-07-13 ZhaoLei MedSci原创

COVID-19患者的血液学特征的变化正成为该疾病的重要特征。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胡宇团队对COVID-19患者的血液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已经在全世界范围流行,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COVID-19患者的血液学特征的变化正成为该疾病的重要特征。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胡宇团队对COVID-19患者的血液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武汉协和医院收治的380名COVID-19患者,从电子病历中提取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数据、实验室数据、治疗数据和结局数据,并对中重度及危重症患者进行比较,评估了与危重疾病和不良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重点关注了中重度和危重症COVID-19患者的血液学和凝血参数,并对非幸存者的凝血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非幸存者的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非常高,如血栓并发症、出血等。结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和凝血酶原时间等实验室指标为判断不良预后提供线索。此外,研究还使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动态血液学和凝血参数,并采用脓毒症诱导的凝血功能评分系统SIC(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和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公布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系统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对20名危重症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

     研究发现380名COVID-19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100×109/L的发生率在危重组中(42[49%],86)明显高于重症组(20[14%],145)和轻症组(9[6%],149),(P<0.0001);淋巴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则明显低于重症组和轻症组(P<0.0001)。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明显升高(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死亡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相关(NLR≥9.13,OR:5.39 [95% CI 1.70–17.13], p=0.0042);与血小板减少症相关(platelet count<100×109/L,OR:8.33 [2.56-27.15] p=0.00045);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相关(>16s;OR 4.94 [1.50-16.25] p=0.0094);与D-二聚体升高相关(>2mg/L;OR:4.41 [1.06-18.30] p=0.041)。血栓和出血事件是死亡患者的常见并发症(19,[35%],55)。最后,由于缺乏部分实验室检测数据,研究仅对86名危重症患者中的20名(其中12例存活,8例死亡)的血液学及凝血指标动态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别使用SIC 评分和DIC评分并进行比较,发现SIC评分系统可以更早地提示患者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研究认为凝血功能障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也是COVID-19危重患者重要的潜在死亡原因,有必要定期评估和筛查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动态监测血液和凝血参数,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等,可准确、便捷地评估COVID-19患者的病情和预测患者预后。脓毒症诱导的凝血功能评分系统(SIC)可能是医生评估和管理危重病人的有效工具。

注:SIC系统是DIC科学和标准化委员会提出的,旨在识别DIC的早期阶段,有利于在临床工作当中早期识别凝血功能障碍并实施抗凝治疗。

 

原始出处:

Liao D, Zhou F, Luo L, Xu M, Wang H, Xia J, et al. Hae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i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COVID-19: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Haematology. doi: 10.1016/S2352-3026(20)30217-9.

 

 

 

作者:ZhaoLe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lood:靶向蛋白S,可提高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功能。

中心点:靶向抗凝蛋白S,可恢复血友病的凝血。关节中的蛋白S是血友病的一种新的病理生理因子,可作为血友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摘要:在全世界范围,出血性疾病影响了400 000人,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对A型血友病和B型血友病的治疗。靶向蛋白S,是否可通过重新平衡凝血来促进血友病止血?研究人员对此进行探究。蛋白S(PS)是一种抗凝剂,作为活化蛋白C和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TFPI)的辅因子。这种双重作用使得PS

病例分享: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ACS治疗1例

肾功能不全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肾功能不全的ACS患者,PCI术前、术后应如何处理,以降低肾功能恶化风险?同时,应如何选择合理的抗血小板药物?

Eur Heart J:服用瑞舒伐他汀改善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凝血功能!

由此可见,20mg/天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了既往VT患者的凝血功能。这些结果表明他汀治疗可能有益于有复发性VT风险的患者。

J Thromb Haemost:长期癌症幸存者的凝血功能和炎症!

由此可见,与没有癌症病史的患者相比,癌症幸存者表现出更严重的炎症和凝血功能。长期癌症幸存者的整体死亡率增加独立于传统CVRFs。这些结果强调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研究以调查血浆生物标志物作为癌症幸存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补充。

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的诊治现状

首先,脓毒症应视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因此,临床上可分为4个阶段,急性损伤期、再损伤期、持续消耗期和器官功能恢复期。这4个阶段各有其特定的临床特征,但是最为共性的问题是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是急性反应期,目前被称之为“感染性凝血功能障碍”。在国际上早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仍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感染发生后,无论是局部炎症反应还是全身炎症反应出现的同时,一定同时出现凝血功能

新生儿凝血功能和成人大不相同,如何解读?

临床上新生儿由于采血困难,检验凝血功能的病例比较少